第二十六章 最后决策(2 / 3)
李纲这位宰相已经在朝廷中建立了自己的威信。他是大宋人,在金军第一次南下入侵的时候保卫了汴京,其
后出任枢密院长官,出任宰相,无论是资历、功绩还是才能,都足以胜任宰相一职,此刻李虎非常需要他的帮助。
李纲坚决反对中外一统的大战略,重建汉唐鼎盛时期的大帝国完全脱离了现实,而这个大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必将严重消耗国家资源,影响国家制度,甚至影响中土统一。他坚持从现实出发,先稳定三分格局,然后全力实施中土统一大业。
李虎把自己坚持中外一统大战略的原因做了详细述说。
李纲耐心地听完之后,沉默了,他没有想到李虎考虑得如此长远。大战略影响国家制度,而国家制度影响到一代代的大宋人,直接决定了王朝的兴亡。国家的兴衰最终还是由国人来承担,就以这次大宋和辽国遭受的劫难来说,假如大宋人和契丹人忠诚于自己的国家和君主,何至于败亡得如此匪夷所思?
“伯纪兄,还记得当年在大同,我们俩和宇文先生握手共盟的事吗?”李虎颇为动情地说道,“我们曾发誓,中兴大宋,重建汉唐盛世,如今虽然国
祚分裂,三足鼎立,但我们依旧有中外一统的实力。我们这一代人如果完成不了,那就交给下一代,下一代人还是没有完成,那就由下下一代接着干。这是我们中国人的终极目标,世世代代的目标,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这个宏伟的目标,我们这一代人都没有信心,那下一代、下下一代,乃至第四代、第五代,他们又哪来的信心?”
“大宋立国之初就是守内虚外,没有重建汉唐盛世的决心,这导致一代代的大宋人失去了自信。大宋历任皇帝最大的愿望也就是收复燕云十六州,但自澶渊之盟,有了百年和平后,虽然大宋的君主和一部分臣子并没有沉浸在和平的安逸里,他们依旧在努力,从范仲淹、王安石到蔡京、童贯,他们都在努力,但大宋最终因为整个国家的懦弱和无能无法收复燕云十六州,甚至连大西北都给党项人抢去了,而如今大宋人更是把国祚都给败亡了。”
“这个教训足够深刻了。”李虎大声说道,“我们不能再继续走大宋的老路,我们不能再做围栏内的绵羊,我们要做山野里的虎狼,我们要奔驰在广阔的天地里,我们要用自己锋利的爪牙打下一片大大的江山,我们要让自
己的子孙后代奔驰在这片土地上,一代代地守住这片疆土,开拓更大的疆土。”
李纲暗自羞愧,断然决定支持李虎,辅佐李虎完成这个梦想,让中国人再一次君临天下。
=
宰执大臣中,李复和赵明诚是骊山东溪派的中坚人物,这两位可以说是新变革的策划者,从学术理论、国是到变革策略,都是出自这两人的手中,所以他们无法接受财经政策整体走向“放任自由、不抑兼并”的经济模式。
这不仅仅是变革政策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到学术理论的支持问题,尤其关系到权力和利益问题。财经制度改革是变革的重中之重,这其中蕴含的权力和利益之大可想而知,如果财经制度改革走向另一条路,那么这个权力和利益随即被以范直昌和燕青为首的大地主大商贾所控制,试想他们怎么可能会答应?
李虎和李纲联袂拜会李复、赵明诚,经过一番艰难的说服,李虎和李纲承诺,关学的官学
地位绝对不变,关学弟子做为变革的中坚力量绝对不变,但关学必须主动适应形势,为农工商并重的财经改革制度做出学术理论上的支持。
=
大地主大商贾是骊山西观派的主要力量,他们之所以坚决反对中外一统的大战略,其实就是担心重蹈蔡京新政的覆辙。在中外一统这个大战略的背后,其实就是战争,而战争耗费惊人,战争将破坏资源配置和财富分配,最后势必演变为国家对百姓的掠夺。
二十日,李虎、李纲赶到骊山西观,与范直昌、燕青以及各地商贾进行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