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暗藏锋芒,突见挑衅人(2 / 4)
这第三场考试是”策问”。在苏破看来这是比帖经、墨义高一层次的考试方法,相当于论述题。简单说来,策问的方法就是主考设题指事,由考生作文章题目的范围一般有方略策和时务策等。
苏破微微琢磨了一下,便随意的将记忆中的注释论述化用了一下,应对。
这个用时最长足足一个时辰,毕竞不是原搬书本的东西,要费些脑筋的,这对于初来考场的苏破来说,多少还是有些难度的。
不过他对那些经书的注疏极为熟悉,所以自觉答案四平八稳,也没什么问题。
交卷的时候,也并非第一个了。
不过苏破并没在意这等事,他不过是自觉该当如此罢了,珲然没想到自己前两场考试有多惊人,唯有这第三场,才颇有点泯然众人矣的感觉。
“泯然众人矣!”
一名青衣儒师摇摇头,满脸都是错愕惋惜。
其余儒师,也都蹙起眉头,颇为的奇怪,似乎对于此事百思不得其解。这种场面,莫说在这烟波府,便是在京都各天学坊中都难以见到。
这是学府的正厅,不过五丈方圆,但隐隐有种庙堂的肃然气息。黄木门窗座椅方桌,木质温润,不知经过多少儒生的摩挲,很是光滑,竟然隐隐有些黄玉的徊腻。
尽管“泯然众人矣”,但还是能入众儒师法眼,并令这些大晋最具有权利的家伙们头疼不解的,自然便是苏破第三场考试的试卷。
“多说也就是中规中矩,没有半点灵气闪现。”一个三十多岁的儒师颇有些遗憾之意。
“照搬书本,不求甚解。你们看看,中间这一段,分明便是照搬的李氏藏经第三卷第五十八页的赵师点评,要不是我出的题,还真不好看得如此分明呢!”
说话的是孙守头。
他虽然对于这苏子言极为的欣赏,对于其人那首“君不见”惊为天人,但是这第三场的试卷,他翻来覆去看了半天,也找不到一丝出彩的地方。
七嘴八舌的,众儒师都是或贬或评。其实严格来说,这张试卷,中规中矩,还是不错的,评个上等也不为过,但是在座的都是什么人啊?都是天晋学坊中的师者,平素见惯了才子门生,见惯了锦绣文章,那八大学坊中,但凡是以文晋入的生员举人,哪个不是才华横溢之辈,他们的文章落到这班儒师眼里,顶多地就是个不错的评语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