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破锋(五)(2 / 3)
兵法中不是常说吗,领兵打仗要做到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微乎微乎,至于无形。
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只要能逼得赤岭一线的吐蕃人回援,这场河湟会战大唐就打赢了一大半!
苏塔酋长摆了摆手笑道:“李将军又说笑了,天军降至大非川乃是纳吉部的荣幸。苍狼的子孙自当作为引路人,将唐军引向神圣的战场。对于朋友我们会拿出珍藏的乳酪美酒,对于敌人我们会毅然挥起手中的弯刀。与唐军一起作战,是白狼族勇士的荣耀。”
苏塔酋长半眯着眼睛,等待着李括的反应。他这话说的半真半假,秉心而论他确是对唐朝的好感多于吐蕃。不过,像他们这样的小部族是没有什么权利谈论友情的。夹在吐蕃和大唐两个大国之间,这样的游牧部落大多会选择较强的一方依附。随风而飘,随风而倒。虽为人不耻,但也实属无奈。你大唐、吐蕃为了疆土、威严而战,纳吉部也得守着眼前那片草场不是?
若不是伊索的死,自己更有可能投向吐蕃一方,毕竟吐蕃人经营九曲、大非川一代良久,其统治者的地位并不是那么好撼动的。但伊索的死深深刺激了他早已麻木的心,人生俯仰一世,若连建功立业的都没有,岂不是活得太憋屈了?
更重要的是,这个刺杀案使族中隐隐分化为几派。几股势力为争夺未来族长之位暗中角力,争的头破血流,十足让人头疼。伊索虽然不为族人所接受,但好歹还占着一个族长独子的身份,那些燕雀倒不敢过于嚣张。他这一死,可是苦恼了自己啊。自己需要展现出足够的实力和魄力才足以震慑这些豺狼,而在眼前就摆着一个绝好的机遇。
盛则昌,败则亡。
虽是如斯残酷,但苏塔只觉自己停滞了几多年的脉搏复又跳起,寂凉了十几载的血液重又沸腾!三万唐军精骑横渡青海,直驰大非川竟然没有遇到什么有效的阻击,这足以说明吐蕃后方军力的空虚。那么在自己族人的引领下,悄无声息的潜到九曲城下也就不是什么不可完成的任务了。
“我大唐视四海诸族为一家!”李括骄傲的扬起了头颅道:“苏塔酋长既然甘愿与唐军合作便算是我唐人,自当受我大唐朝庇佑。事成后我将奏请哥舒大帅,请求陛下册封您为延西可汗,领河口九曲一代草场。”
苏塔闻言大喜,忙道:“苏塔甘愿为大唐,为天可汗效死力!”虽然他与高秀延在秘议中已就九曲、河口一代的土地有了一个明确的划分,但若是能正式得到唐朝皇帝的册封,他自会更加欣喜。
倒不是说他苏塔贪慕虚荣,沽名钓誉。实在是这一个封号中包含了太多的信息、寓意。
延西可汗,延西...延西,延西!
这说明唐朝皇帝没有满足于拿下石堡城,甚至没有满足于控制九曲、大非川!
伟大的天可汗是要将大唐帝国的版图延伸到极西之地,他要建立堪以比肩曾祖父的不世功勋!
唐朝皇帝的生命已近迟暮,自然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万国来朝,而任何敢于阻拦他计划的部落民族,不管有多强大都会在大唐铁骑下惨呼求饶。即便强盛如吐蕃,控弦之士逾二十万,在大唐皇帝的天子之怒面前不也战栗颤抖,陪上了倾国之力吗?
说到底,这是一个面子问题。
唐朝皇帝绝不准许在他的国度周边有任何桀骜不驯的族落,绝不准许有任何部落挑衅他的天威。即便赔上全国财力,他也要打这一仗!
“嘶!”苏塔酋长吐出一口寒气。想通其中关节,他自是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庆幸。假使他囿于吐蕃威势将三万唐军的踪迹汇报给吐蕃守军,得到的也不过是几千头牛羊的奖赏,而因此将会得罪整个大唐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