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4章 接任者的难题(1 / 2)
虞罡秋副总理继续说道:“虽然你不能在琼海岛那里当省长、当省委-书记,不能由你自己亲自带着全岛人民实现自己的理想,但中央会考虑到琼海岛的重要性,更会考虑到相关政策的连续性。在人事安排上,我们最关心的是如何确保琼海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因此,你不用担心太多,你之前制订的工作计划、近远期目标、经济政策等不会有人去改变。可以说,你的意图已经被人深刻理会,琼海岛将会比以前更加快速、轻松地往前走。”
郭拙诚点了点头,内心却不以为然。
他心里也知道中央绝对不会希望琼海岛的经济停滞不前,但这种事愿望是愿望,实际情况往往相反,人走茶凉的事情并不是个案。无论如何前任的政策在后任手里都会进行或多或少的改变,否则的话就体现不出现任存在的价值,人家辛辛苦苦地工作,结果一直生活在前任的阴影下,他们当然不干。
树要争张皮,人要争一张脸,如果在一个岗位上没有自己任何特色,如何能获得老百姓的口碑,如何能得到上级的重视,如何能有出头之日。这就是前世很多城市之所以出现很多老百姓都迷惑不解的怪事的原因。
比如最明显的就是城市道路建设,这个市长来把路挖开建一次,下一个市长来了又把路挖开再建一次,过不了多久新的市长来了,又重新挖路。有人戏称还不如给马路装一个拉链,谁当市长谁拉开一下。
人人都知道这是瞎折腾,作为城市主干道再差也不会差到坚持重新修建,有的才修建两年三年,一切设施都是新的。连人行道两边的树木都还才成活,可这些当领导的就是要挖开、要重修、要重新栽种新的树苗。
因为他们要尽可能地剔除上任的影响力,尽量将自己的个性、特点、政绩展露出来,让市民不再言必称前任,让市民嘴里念叨的是他这位在职者,即使他们嘴里时常说几句不痛不痒的讥讽也行,总比一句不提好。
郭拙诚知道自己在琼海岛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自己的名声或影响力已经辐射到琼海岛的方方面面,完全可以说达到了人们谈起琼海岛的领导。谈起琼海岛的发展,都言必说到郭拙诚的地步,更为主要的是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官场,都是说郭拙诚的好,都是念叨这几年他在琼海岛做出的成绩。念叨琼海岛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情况不但在民间,就是在官场也是这样,说他好的远远多余说他不好的,这就很难得了,因为一个人主政的话很多时候在获得民心的同时会丧失“官心”,一般是以惩处贪官恶吏树立包青天的形象来获得民心,或者以勤政清廉、俯下身子与民同乐、以身作则同甘共苦来获得民心。这些行为在获得民心的同时,显然会得罪一些官员,可以说是踩着某些官员的身体往上爬的。
可是,郭拙诚却不是这样的。他获得民心的手段是大力发展经济,让老百姓快速地发家致富,放开政策的条条框框,帮助老百姓赚钱。帮助老百姓出口水果、农产品、手工艺品。而他对官员也不苛刻,不但没有举起屠刀大砍官员的脑袋。也没有大面积摘去某些人的乌纱帽,即使是与他作对的熊慧忠、关应杰,他都网开一面,开始的时候给了他们一些警告,但等他们改正了错误后,就马上赋予重任。
其他干部的利益也没有剥夺,没有做什么阻碍人家升官的路,该升的都升了。除了仕途,郭拙诚更是没有要求他们与老百姓同甘共苦,没有要他们熬苦日子,甚至都没有参考其他地方的干部薪酬水平,而是随着琼海岛的经济发展,随着老百姓的收入提高,干部的工资也是同步增加,他们的收入多到他们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地步,他们的工资收入是内地同级官员的好几倍,甚至是十几倍,他们一个个过得扬眉吐气,在同行面前倍感自豪,一个个对郭拙诚佩服得五体投地感激莫名。
客观地讲,郭拙诚之所以能够在琼海岛大收民心和官心,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快速发展,占了琼海岛以前太穷的便宜。老百姓从几乎赤贫的状态一下变为被内地的老百姓还有钱,只要稍微进行前后对比,与周围进行对比,无论是纵向比较还是横向比较,都让他们有幸福感、自豪感。以前越穷,反差就越大,成绩就更加彰显。
另一方面则是得益于琼海岛要升格为省,琼海岛与内地完全不同,内地的官员是人满为患,在位没有犯错误的官员不想退,而那些以前被错误批判的,被打倒的,以及那些被落实政策的臭老-九、牛-鬼-蛇-神又必须安排,以至于一把手们为了安排这些人而焦头烂额,得罪了不少人,无法收获官心。可郭拙诚却没有这些麻烦,他手里的官员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试想想一个地市级公署升格为省,需要增加多少衙门多少官吏,而一个县处级部门要升格为地市又该增加多少官员,而一个镇要升格为县,增加的官员又是多少。
虽然上级明令禁止地方借升格的时候突击升官、禁止突击提拔官员,但是要把各个衙门的架子搭起来,还是需要很多官员的,足够郭拙诚在里面腾挪。只要有能力,道德水准还行,这些干部都会被重用,被安排到比较重要的位置,因为琼海岛的事情实在太多,需要太多的人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