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缘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三百二十八章 “后黄巢时代”科举制度

第三百二十八章 “后黄巢时代”科举制度(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我用牧场打天下 药罐贵妃娇又作,病娇暴君乖乖认怂 重生之全民投资时代 我的诡异职业 我的1992在延续 小疯子和她的无常 摸金传奇 江湖血狼传 替补神使 白与黑的魔法

对于这个问题,众人都表示了重视。

在这个时代,人手不足是普遍现象,否则各国也没必要在分封制下徘徊这么多年了。尤其紫帐汗国所在的东欧,情况更加严重。

当初,朱文奎曾经问郭康,紫帐选拔管理人员时,为什么不组织统一考试。郭康当时就告诉他,就现在,以这里的情况,根本没有开科举的必要。

郭康认为,科举的前提之一,是读书人够多,所以需要通过相对公平的方式进行选拔。而这边,根本没有这个条件。

中原的教育,在其他古代文明看来,是个相当吓人的体系。在竹简时代,就能通过教育,把贵族的边界不断向下层扩展,导致了“士”的扩散。

到使用纸张的年代,情况就更加明显。教育的普及,已经明显是一件无法阻止的事情——不仅贵族时代一去不复返,士族门阀维持的时间也不长。

实际上,后人就有认为,门阀政治仅仅存在于东晋。在其他时代和政权下,世家大族仅能保有一定的影响力。到后来,很多世家干脆是依靠军功来维持。而等到印刷术也出现之后,连这种脆弱的状态也没法存在了。

而科举的出现和完善,是这种发展的结果,而非原因。至于为什么它从宋朝开始,快速发展完善,黄巢的故事,就堪称其中最典型的例子:由于一直考不上,黄巢愤恨于门阀把持考场,最终率众造反,打下长安,大肆屠杀那里的门阀世族。时人感慨“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这个群体从此一蹶不振。

所以,科举考试的目标,其实并不完全是要选拔最优秀的人才——这种方式,确实可以筛选出合格的人,但它在筛选奇才异人方面,显然不怎么擅长。

而另一方面,科举更注重的是公平性,或者说,至少要让绝大部分读书人感到公平。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抑制“黄巢们”的出现。为此,哪怕牺牲一些灵活性和效率也在所不惜。因为官府其实也不需要这么多奇才。对于朝廷来说,大量合格人员组成的稳定结构,才是最优的选择,远比冒险要强得多。

至于顶尖的管理人才,因为中原特有的极度人才过剩,和完善成熟的官僚制度,基本可以保证,能爬到顶层的都不会是庸人资质。这个任务,就不需要科举来实现了。

所以,科举可以说是特殊文明、特殊环境下,一个针对性非常强的制度。连带着这个时代,中原的整套人才培养和选拔体系,也都是如此。对于其他地方来说,也就只能看看,是真的不好学。

像紫帐汗国这里,世族本身反而是教育的中心之一。各家族的地位,很大程度就是来源于他们不断培育人才,给军队和行政系统输送官员。这其实也是没办法,因为这边的教育实在太落后,哪怕当年最有文化的希腊人,都被连绵不断的入侵和内战打残了。

目前,这里虽然也有内部的考核和选拔机制,比如在军团内部进行定期考试,筛选文书能力合格的军吏,作为提升和奖励的参考标准。但这些也算不上科举,和“后黄巢时代”的科举制度,尤其相差甚远。

而另一个教育的中心,就是教会。

作为欧洲本土最有效的教育体系,教会几乎包揽了教育的方方面面。从乡间神父教小孩识字、算术,到地方上的各类神学院,再到大都的教会大学,可以说从启蒙到高等教育,都有教会的身影。至于欧洲其他地方,教会教育的比重只会更大。

可以说,这套体系就是当今欧洲最合适的了。所以,教会才会这么关心人才不足的问题——因为提供合格人员,也有他们的一份责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侯门娇:一品毒妻 谍战:让你盯梢,你炸掉特高科? 一鬼子一功德,从民兵到抗日奇侠 变幻幻想乡 变身之绝色伊人 奇兵 修仙宅斗两相误 女儿美不美 嘿,打个商量不结婚? 隐婚娇妻:老公,别玩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