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楼船(3 / 3)
只有王导镇定地盯着眼前的年轻人,示意众人安静:
“这位后生,可是夏侯太守手下司马,东海王长史桓弼之子?”
原来,谯郡在淮北抵抗石勒的事迹早就流传到了江东,不过大家都以为是谯郡太守夏侯焘的功劳,夏侯焘一时间成为了和荥阳太守李矩齐名的英雄人物。
唯有琅琊王身边的少数人知道,谯郡的仗都是桓家人打的,所以王导才对桓景高看一眼。
“正是。”
桓景略一欠身,心中却略有几分得意:王导居然知道有我这号人物,真是有种“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邪”的快感。
不过桓景没有光顾着得意,缓缓地说出了他的意见:
“首先,石勒的主舰并非楼船,而是车船。”
车船,这对于在座的诸位士族倒是一个新词。众士人安静下来,侧耳倾听。
“和楼船的不同之处在于,车船尾部有一个轮桨,在紧急时刻,船上水手可以踏动轮桨加速前进,故而方才那船行进的那么迅速。”
王导点点头:这倒是没有超出他的认知,石勒劫掠江汉之时,也带走了不少匠人,能创造出如此精妙的器械也并非不可能。
“那么应当如何应对呢?”
应当如此如此,桓景娓娓道来,众士人一开始还不以为然,渐渐地都被桓景所折服。
“你这个计划,需要废弃的木料、水草和足够多的小舟。前者要多少有多少,后者则有些捉襟见肘。”王导很快给出了答复,“最最麻烦的是,我们需要一群敢死之士。水师的士兵多是江东人,又刚刚吃了败仗,恐怕不愿执行这九死一生的任务。”
如果没有执行者,他的计划就缺了最后一环,桓景陷入沉思。突然,他一抬头,心中有了主意。
“我倒是认识一群船工”,他想到前几日遇见的船工头子邓岳,“他们与石勒有刻骨之仇,必然愿意舍身报国。”
在场的北方士人无不嗟叹,事到临头,自己对于国家的贡献竟然还不如这些出身微贱的流民。王导脸上亦显出悲怆的神情。
“另外,最好引诱石勒夜战,这点可能需要司马精心布置。”
王导一拍几案:“没问题,这几夜月光明亮,正适合夜战。事不宜迟,再过几天,月亮就没这么圆了,就这么定了吧。”
当晚,驻守寿春城西的顾家部曲与城东的陆家部曲都接到了撤换的通知,在月光之下,两支部曲,互相对调至对方营地,除了两家头领——参与会议的顾荣和陆晔,两军之中,没人知道王导的这一命令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