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分粮(一)(2 / 3)
上面只有简单的几行字,许综于是伸长脖子,用嘶哑苍老的嗓音逐字朗读起来:
一旁随从皆不认字,只能等待坞主慢慢地念完。
“谯国——
内史——
有谕。”
这肯定是大战结束后,桓景那小子送来封赏了。若是往年,这些军头都会在大战之前捐税,而在大战结束时返还税款。毕竟这些军队都是靠战利品为生,坞堡临时提供的粮草更像是贷款。
“我师——逐并州贼——石勒——于孟诸,今胡虏——北窜,此皆百姓之力也!”
许综耸耸肩,露出一副不以为然的神情。
百姓?几任太守也好、内史也好,都喜欢这么说。但坞堡主心里明白得很,这里百姓就是指的坞堡主自己。毕竟百姓的税,也总要经过坞堡主才能上交给军队。
桓景这小子内史没做几天,但显然已经上道了。
“自赵王篡位以来,豫州久经丧乱,奸臣窃名,生民流离,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桓内史起义兵于白云坞,挫敌于谯城,遂能安豫东于一时。”
许综皱皱眉:每任太守也好,内史也好,总爱把自己吹嘘一番。看来桓景也不能免俗。
“今豫州已定,百姓饥困疲弊已久,当尽发谯城仓廪予谯地父老。故十日之后,有粟、麦各十车、粱肉两车、酒一车赴此地。此为内史还百姓之礼,无论士庶。若有中饱私囊者,严惩不贷。”
什么!无论士庶?
许综以为自己花了眼,再仔仔细细地读了一遍,告示上几个大字写得明明白白,确实是“无论士庶”无误。
也就是说,桓景确实送还了粮草,却指定人人有份。哪怕那人是微贱的佃农和部曲。
许综摇摇头:桓景到底是年轻人,爱慕虚荣。
说什么发仓廪给百姓,但粮草到了自己的龙骧坞,必然要经过自己手头。到时候发给士人,还是发给佃农,不还是自己说了算么?
许综没有把这告示太当回事,只是派随从嘱咐大儿子许览好好注意未来几天可能会来的粮草。自己自回屋中练五禽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