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印刷术(2 / 3)
最好的材料当然是金属,比如铜或者铅,不光是因为他们较为坚固耐用。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些材料不会吸收墨汁,而会让墨汁因为表面张力在字模上摊开,便于浸染在纸张上。
但这种方案对于当时困守谯城一地的桓景显然太贵,所以当初桓景选择了后世毕昇所用的胶泥来作为原材料,没想到竟然是一个大坑。
或许是因为产地的原因,谯城附近的胶泥并不耐用,经过几次热胀冷缩之后就全部开裂了。而当初正值石勒入侵,他也不得不草草结束了实验。
现在又一次制作字模,他只老老实实按照张华的记载,选用昂贵的金属字模。按张华的记载,其中最佳者,当为铅字模。但洛阳附近并无现成的铅矿,桓景选择用铜代替。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桓景拿出本钱,取出不少储备的铜锅,甚至成色不好的铜钱,重新铸成各色字号的铜字模。如此制出的金属字模自然不可能开裂。
在有了字模后,纸张的选择又成了一项大问题。
在这个时代,纸张虽然已经发明多时,但传信也好,典籍也罢,用得较多的还是传统的载体:高档一些的文献用缣帛,而不那么重要的文献干脆记载竹简上。纸张也有应用,但大多是用来传递较不重要的即时信息,这是因为这个时代用麻头造的蔡伦纸,其纸张质量较差,而且容易朽坏生虫。用作一时告示还可以,却经不起长期存放。
幸亏对于这一难关,张华也早就在留下的典籍中记好了:“造纸,以青檀、桑皮为佳,韧而不破,毋忧蛀蚀。”
青檀这种东西,桓景一开始不知道,但一问旁人,凡是从谯郡迁来的老兵都熟悉得很。原来谯郡东边的宣城、琅琊二地,这种植物极多,可惜洛阳附近倒是寻不着。
等等,宣城郡?桓景脑中闪过一个念头,难不成是宣纸的宣?但想来宣纸也是几百年后方才出名,他就没有过多过问。
既然找不到青檀,那么就只能用桑皮了。附近荒田之中,有不少废弃无主的桑树林,正好可以剥下其树皮来造纸。
桓景先命人取来大量桑树皮,捣碎成纸浆。随后按照张华记录下的工艺,不过一日暴晒之后,就获得了几百张平整的纸张——于是印刷的载体,也终于不成问题。
那么最后只剩下一个问题,怎么把字印到纸张上去?
这看似是个蠢问题,但汉语不同于拼音文字,几万个字符,光是要一一查找就极为困难,所以必须将字模分组。桓景选择按笔划多少分组,然后再将活字字模都放置在一个转盘上,供排字人员随查随用,也算解决了这一问题。
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被攻克,桓景终于等到了整个流程运转起来的那一天。
这天清晨,洛阳百姓清早起床,待刚一出门,就看到满街满巷张贴的告示。
一般而言,官府都是有紧急的大事,才在全城张贴告示。
这些告示在城中引起一阵恐慌,难道是刘聪又来入侵了。于是城中不识字的军民赶紧请来寒士帮忙细细读来,却是来自桓景的一封信。信中只是简单地说,从今日起,官府会将近日大事与政令每日张贴于全境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