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御前会议(3 / 3)
如此一来,只要是个人有了阵图就可以领兵打仗了,以至于让赵老二产生了自己手下名将云集的幻觉,最后干脆想着一战收复燕云十六州,在战功上超过他大哥,从而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和空前绝后的战功。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绑住了将领的手脚和思想,也等于绑助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绑助了士兵们手里的兵器。
最后,高粱河一战,要不是赵老二的驴车漂移玩的漂亮,差点就成了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的俘虏,就这屁股上挨了一箭,孤身逃脱,差点要了赵老二的命。
要不是运送军粮的杨业来的及时,赵老二恐怕就真的交代在荒郊野外了。
早年的李世民在用兵上是相当开明的,但问题是,现在的李世民已经进入了多疑年代,鬼知道他会不会像赵老二那样,对手下的将领做种种限制?
张济安这是提前打个预防针,这也是非常必要的,尽管他知道历史,但谁知道这个时空里边历史有没有改变。
这并不是说他担心蝴蝶效应什么的,自己这只小蝴蝶的翅膀,还没有那么大的力道。
关键是他现在就连自己所处的时代,是不是自己在历史课本上学过的那个大唐都搞不清楚!
因为历史上有没有金山公主这个人他也不知道,毕竟高中历史上不可能讲这些东西,除非他是研究唐史的专家。
所以他现在只能假设这就是那个时代,但是好歹也要做些防备。
然而事实证明,他多想了。在跛脚的作死太子还没有谋反之前,老李皇帝的疑心还没有那么重。
李世民深深的认同张济安的说法,“好,说得好,大的行军方向听懋功的,具体的战斗,各自看情况,怎么打能够更多的杀死敌人,就这么打。”
听到李世民的这话,张济安心里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老李皇帝转过头来看着张济安,“看来这次让你跟着出征是对了,以后得让你小子多参加几次战争,或许可以成为我大唐将来又一个优秀将领。”
张济安没有借口,他才不愿意成为什么名将,大唐从来不缺优秀的将军,席君买和苏定方已经开始崭露头角,王玄策也已经踏入了仕途,薛仁贵已经参军了,有这些牛人在,大唐的边疆不会有什么问题。
自己还是安心的当一个教书先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