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启三百年文雅之盛(2 / 4)
尤其是前两句,张济安以前读书的时候老是听人说,可是他一直都不知道出处。直到来到了大唐之后,他才知道居然是这位写的,这可是让他惊讶了。
没想到便宜岳父居然有这么好的文采。
没看到连程咬金都想冒充一阵子文化人了吗?大家都已经意识到有文化的重要性。
谁有文化,谁就能够在未来的政治舞台上活得舒坦一些。
为了带动大唐文化的繁荣,老李还经常组织各类文化活动,曾经和李神通,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五个人联合起来写了一首,每人一句,一首诗就是五句,然后起了个名字,叫做《两仪殿赋柏梁体》。
这件事也被传为佳话。
说实话,还真的是大开眼界了,张济安还是第一次见到五句的诗。
怪不得大唐后来出了很多有名的诗人,有这么一位热衷于文化活动的皇帝陛下,大唐的诗歌能不繁荣吗?
虽然大唐诗歌真正繁荣的时候,老李已经死了,甚至初唐四杰有名的时候,老李也没有看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从老李皇帝开始,就已经给大唐创造了诗歌繁荣的环境。
文化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文化的繁荣至少要两代人才能够完成,老李皇帝一辈子做了那么多的诗,搞了那么多的文化活动,贞观年间居然没有出来几个有名的诗人。
喜欢写诗的皇帝不少,写得最多的当然是大清朝的乾隆皇帝,但是这位自号十全老人的家伙写的五万多首诗里面,张济安却是连一首都想不起来。
如果非要让他举个例子的话,他只能想起电视剧里边的“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中国历史上写诗的皇帝,说起来大家可能只记得“春花秋月何时了”的那位了。
没有人能够想起老李皇帝。
想到这里,他感觉中国的文化史对于老李多多少少还是有点不公平的,你不能因为人家善于打仗就说人家没文化了吧?
虽然他也只是一个高中准毕业的学生,老李的诗作也没有选入中小学的语文课本,但是人家好歹也是留下名句的。
其实要说起来,还是要数《全唐诗》对李世民的评价比较客观。
《全唐诗》对每一个作者都有一个作者简介,“贞观之治,庶几成康,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天文秀发,沉丽高朗,有唐三百年风雅之盛,帝实有以启之焉。”
这段话还是比较客观的,尤其是最后两句,大唐三百年风雅之盛,的确是老李开启的,老李在这一点上的确功不可没。
可以说,没有老李皇帝如此卖力的鼓励大家写作,并且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恐怕大唐也无法形成如此浓郁的诗歌写作氛围和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