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东宫之议(2 / 4)
侯君集当时只感觉自己委屈,也没有仔细思考,等到这时候杜荷这么一提,他立马想明白了。
老侯毕竟也是聪明人。
他开始仔细反思,也许这些年自己表现的有点高调了,本来他想着当初一起的那些老将们,能够打仗的不多了。
李靖年岁已高,早已经不适合打仗,秦琼死了,程咬金和尉迟敬德又是莽夫,至于其他的像张亮,张俭,薛万彻这些人在他看来也就是个出力气的,真正能够和自己匹敌的,也不过就是一个李勣了。
总不能把所有的军权都交给李勣一个人吧?那也太危险了。
他虽然也是一个军人,但是却醉心于权术,所以对这些事情还是思考的比较多。
所以他一直以为自己的地位应该是比较稳固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敢于在西征的时候纵兵抢掠。
这就是他的底气,尤其是他还跟着卫国公李靖,学过李靖的兵法,自认为在军事造诣方面,在还可以征战的这些将军里边,可能就是除了李勣之外最高的了。
当初在李世民让李靖收他为徒,让他跟着李靖学习兵法的时候,他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一方面确实是他有成为一个统帅的潜质,另一方面,他认为这是李世民在为后来做准备,肯定是要让他学好兵法,将来好牵制李勣。
也正是在这种思想的作用下,他才开始有了自大的想法,在高昌的时候纵兵抢掠。
甚至班师回朝,被下了监狱之后他也想过,如果皇帝真的把自己杀了,或者把自己废掉,如此一来,在军方,将来可能就不会再有一个牵制李勣的人物了。
后来他听说岑文本向皇帝求情,才把他放了出来,但是他并不会对岑文本有什么感恩。
在他看来,老李皇帝之所以把他从监狱里边放出来,而且也没有免去他吏部尚书的职位,并不是因为岑文本的求情,而是因为老李皇帝制衡的需要。
岑文本,不过是老李皇帝的幌子罢了,如果他不上书求情,估计也会有另外的人来求情。
没错,他相信,老李一定会安排这样一个人的。
而今天,他依然相信,老李皇帝是在敲打自己。
可是刚才杜荷的话却让他头脑瞬间清醒,没错,老李皇帝已经有了一个可以用来牵制李勣的人选。
这个人就是张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