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死与不死(6 / 6)
布鲁克林把汉堡放在盘子里,甩了甩手,仰着头跟他对视着。
“布鲁克林法官。”
迈克尔·格雷迪说了一句布鲁克林的名字,微微点头,转身离去。
他走出医院,来到媒体记者面前,不知说了什么,引得媒体一片躁动。
布鲁克林偏着头望着窗外激动的记者,继续吃着自己的夜宵。
换做是他,他也会跟迈克尔·格雷迪一样赶过来,哪怕明知道占得先机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他还是要赶过来。
哪怕被人像他刚刚对待迈克尔·格雷迪那样,指着鼻子臭骂一通,他还是会赶过来。
因为随着局势的发展,双方都已经察觉到对方对舆论的重视,都不想丢失舆论阵地。
有些声明,现在发跟今天白天再发,是不一样的。
有些立场,现在表明跟几个小时后再表明,是不一样的。
有些话,现在说跟等形成固有印象后再说,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因为造谣的已经将谣言刻印在公众的脑子里,让公众发自内心地相信谣言,而辟谣是在挑战公众的自我认知,让公众承认自己错了,自己被愚弄了。
如果不趁着布鲁克林刚刚“造谣”完毕,谣言还没扩散开去时抓紧时间澄清,他们在舆论场上将彻底被压制。
针对钱德勒·凯恩的二次谋害是谁做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双方什么时候,怎么对公众解释。
钱德勒·凯恩死与不死,对布鲁克林都很有利,最优的局面就是钱德勒·凯恩死在手术台上。
因为布鲁克林很确定,这次要杀死钱德勒·凯恩的,是军方,不是自己。
钱德勒·凯恩死与不死,对迈克尔·格雷迪也同样都有利。最优局面是让公众相信,这次的行动是布鲁克林自编自导自演的。
这能让他借助这次机会鼓动公众对第一次枪击提出质疑,然后顺势翻盘,将布鲁克林轻松踩在脚下。
钱德勒·凯恩的二次遭遇,在双方都还没准备好时,就骤然将局势推到了一个陌生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