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风起云涌 第四章 行远自迩 初见端倪(1 / 2)
段广超性情忠厚,其貌不扬,祖籍司州黎阳郡黎阳县,三十年前随家族南迁至豫州弋阳郡西阳县,当时年仅十二岁。其任江州别驾已有八年,为人略显刻板,却极擅政务,江州刺史自何无忌始像走马灯般换了一任又一任,他坐在江州第二把交椅上却始终岿然不动,其中自有他善佐主官的能力所在,但更重要的是他乃黎阳韩氏长女之子。原本以段广超本朝末等士族的身份,绝无可能任此高位,然时过境迁,如今九品中正制已无法完全屏蔽寒门高才高德之士,各州大中正亦因种种原因将家世评定放的极宽,多以个人行状为主,“天材英博”、“亮拔不群”之类评价屡出不鲜,高评易得,被定为上品自然不难,入仕的门槛实际上已被打破,再加上韩氏和刘裕一系的深厚关系,段广超入仕十五年后已是从四品下的高官,若不是他不善为主官,又不欲入朝,当还能更进一步。
韩氏乃华夏最古老的望族之一,战国时韩虔在中原立国,成为韩姓始祖,自此韩氏开族立姓,后逐渐分为两大支,一为颍川韩氏,一为南阳韩氏。
千余年来,族内名士辈出,影响力遍及华夏。
进入本朝以来,因中原地带连年征战,韩氏一族损失惨重,势力大减,遂分为各支或北上或南下,伺机重新壮大,其中黎阳韩氏一支南迁至豫州。
初到豫州,黎阳韩氏遵养时晦,并不与人争夺朝中高位,而是暗中创建了如今被人称为“和记”的商号—利丰和,总号设在晋都建康。
“和记”虽场面不大,却保持着每年一次各地分号掌柜集议的传统,以便互通有无。
一次集议之余,扬州晋陵分号的掌柜讲述了一件趣事:晋陵有个小名叫寄奴的男子很有意思,此人名刘裕,字德舆,长相雄奇伟岸,性格豪爽,对从小养大自己的继母十分孝顺,唯一的不良嗜好是爱好一种名为“樗蒲”的博戏,经常输的连饭都吃不起,只好以卖草鞋为生,当地人都很讨厌他。起初自己觉得他像个人物,又念其孝心,还帮他付过几次赌账,并劝他不要再去赌博,可他却说自己是博戏是假,借此研究行兵布阵是真,还借汉光武帝之言道“我自乐此,不为疲也”,无奈之下自己也只能袖手了。
晋陵分号的掌柜是当成趣闻讲,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韩氏族长文振公恰好在场,他向有识人之能,闻听之下立时决定亲自前往晋陵一观此人,结果一见面就认定其有帝王之相。他先为刘裕偿清债务,又多赠财物助其赡养继母,还经常请刘裕喝酒谈论古今,言谈中发现刘裕果有大志,更是加意奉承。二人出身相近,性情相投,很快成为忘年之交。
晋孝武帝太元十五年,在文振公的谋划和打点下,刘裕告别了自己的爱妻臧氏和刚满七岁的女儿刘兴弟,加入了北府军,其时刘裕二十七岁。
在其后的十数年间,黎阳韩氏从未停止过对刘裕的支持,当然也收到了巨大的回报,“和记”从几间小小的铺子,发展成为天下屈指可数的大商号。
刘裕在草莽中声望极高,成为北府军首领后,依然和绿林道保持着紧密的关系,身边聚集了众多武林高手,其中表表者当属“双残一驼尼道释,天聋地哑笑书生”九人,人称“九帅”,这九人不善带兵打仗,却均武功高绝,对刘裕帮助极大。
受命在望北泽发展势力的“独峰撑破天”杜丰,即是九人之中的“驼帅”。原本段广超想请他亲自出马护送,有杜丰在,自是不用再担心途中之事。可惜前些日子,望北泽的木料向扬州、兖州运送时,在长江江面上遇到了几次麻烦,而长江水运一向控制在另一个绿林巨头九子连环坞的手中,为此杜丰亲自前去交涉,尚未归来,同行的还有两个副寨主。段广超只能退而求其次,请了四寨主吴刚。
不过吴刚也不差,原是江州临川郡南城县郊九龙寨的寨主,虽未入绿林十八寨,但寨中四梁八柱各有所长,实力雄厚不容小觑,数年前杜丰率众亲临九龙寨,力压吴刚及一众手下,再重金礼聘其入望北泽做了第四把交椅,极大地充实了望北泽的势力。
据段广超回忆,他遣人请吴刚到江州治所豫章,讲述了此次护送事宜后,吴刚感觉压力很大,虽知晓有陶氏兄弟等人共同护送,仍觉不甚放心,特告假一天,乘快马赶回望北泽带回四名好手,因此原定二月十四日的出发时间,推后一天至二月十五。
听到这里,柳青打断了段广超的叙述,皱着眉头问道:“段大人,请恕下官失礼,敢问吴刚提出回望北泽时,其他人手是否均已到齐,车马器具是否一应齐备?”
段广超点头道:“人马均业已齐备。”
柳青听罢,略一沉吟,又问:“如此下官有些疑问,此等重大之事,如何能临时更改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