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牵牛胃(3 / 13)
这在很多长辈看来,是重视的一种表现。
所以放完炮就被陈大志喊去跟着找裁缝置办孝服去了。
其他人则去喊村里的扎纸匠,把纸钱、纸花、过门吊等物带过来。
忙活一通后,凌晨四点全部准备完毕。
院外挂上了过门吊,也就是吊纸幡。
“咚”、“咚”、“咚”的炮声便再度响起。
陈家的男女后辈通通披麻戴孝。
按着辈分排成长队,跟在送魂的老人身后,趁着夜色,边哭边往村西走。
送魂的老人,挎着竹篮,装着剪刀、火纸、香烛、炮仗,领着队伍走出村子,到达土地庙的附近,剪几刀烧纸,燃香点烛,放炮,跪在地上又是一通路。
这叫“送纸”,也叫做“报庙”。
但在许多农村,甚至这个传统的来源上。
最常叫的还是“压纸”。
压纸去时哭,回来不哭。
揭纸去时不哭,回来哭。
传说,唐朝初期,药王孙思邈以四海为家,为穷人治病,他会使人起死回生。
为了不让百姓往返找他,他对病人说:“你们不要到处找我,只需将病人的名字、地址写在纸上,压在十字路口,我路过见到,就到家去医治。”
众人都照药王的话办,果然很多病人得到了医治。
人们一般去压纸时悲痛欲绝,回来时还觉得有望;揭纸去时充满希望,回来幻想破灭。
由于体现了生死无常,慢慢就演变成了乡下丧葬的习俗。
这趟走完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