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 藏剑(5 / 6)
父亲出走后,爷爷卖掉了他们原先位于县城中心的楼房,然后又在邻着城东边的镇上买了一处院子。就是这个不经意的行为,最终改变了郭大悟的人生。
院子原来的主人是位八十多岁的老者,直到去世前一直独居在这里。爷爷和他也算旧识,在一起下过象棋。老人去世后,闲置的院子被他的儿女以熟人价卖给了郭大悟一家。
收拾遗物时,老人的儿子和女儿只来取走了一些值钱物件和电器。剩余的家什之类,统统留了下来。
就在他们搬进去的那天,郭大悟在院中的一个厢房里,发现了整整几大柜子的书籍。
父母先后离开。对一个刚刚十岁出头的孩子来说,这种打击不可避免地会使他变得有些孤僻和自卑。
成绩不佳、身体瘦弱。在学校里被排挤、欺负更是常有的事情。于是在那些孤独寂寞的日子里,书本就成了郭大悟唯一的慰籍。
老人留下的书不仅数量庞大,种类也是包罗万象。从武侠小说到科普读物,从国内外名著到兵器知识,从诸子百家到儿歌俚语。甚至还有给郭大悟进行了性启蒙教育的几本诸如《灯草和尚》、《如意君传》、《痴婆传》《炀帝艳史》之类的“小黄书”。
整整三年,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躲在那间厢房里埋头苦读,即便在寒暑假也几乎足不出户。
开始只看《蜀山剑侠传》、《说岳全传》、《东周列国志》、《七剑十三侠》、《包公案》、《八仙得道东游记》等等闲书。后来《聊斋》、《唐宋传奇》、《阅微草堂笔记》、《豆棚录》之类的文言志怪亦读得不亦乐乎。再后来,就连《史记》、《左传》、《资治通鉴》、《三国志》这些史家经典都能搬出来翻翻了。
初中三年,学校里唯一一个没有责骂过郭大悟的,就是他们的语文老师。
直到那天,郭大悟在其中一个柜子的最下面,费劲地扒拉出一本大部头——《十粒金丹》。
正在吹上面灰尘的时候,书里夹着的一本小册子掉了出来,薄薄的,只有三十多页。
翻开一看,通篇尽是用毛笔手写而成。字迹刚劲有力,工整而清晰。尽管他不懂书法,但觉得那些字只要一打眼瞧去,就使人有种心胸舒畅、通透之感。
小册子使用的纸质极好,虽然陈旧泛黄却毫无朽坏。后来再回忆起的时候,他觉得那应该并非纸张。
册子的封皮上写着五个字——《剑经体外篇》。
在那个各种武侠小说正流行的年代,哪个小朋友不曾做过大侠梦?
没有被仇人逼下悬崖,就得到了一本真正的“秘笈”!这个半大孩子的欣喜之情可想而知!
册中内容既不晦涩亦不艰冗。每页都有一幅用笔寥寥却又栩栩如生的小图画。画中男子拿着根忽长忽短的棍子,几欲破页而出。
那一年,郭大悟十四岁。
他所有的时间不再用来看书。而是对着这本小册子,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读着每个字,一次又一次的练习着图画中的每个动作。
十三个月后,他点燃一根火柴,烧掉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