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最后的炮匠(2 / 4)
父亲和母亲去砖厂上干活,我和哥哥反倒是清闲了下来。
除了要给父母送饭,便是回家喂猪。
日子也变得很单调,除了喂猪,就是偷偷玩着游戏机,打着那些插卡的游戏,在春天和夏天,要采整个季度的茶叶才能攥下一些闲钱除了买上一两双凉鞋,剩余的买了一些游戏卡,游戏好玩,也难玩,因为玩游戏耽误了喂猪的时机,那饿鬼猪头把猪圈的栏杆用嘴拱得到处破烂甚至跳出来把篱笆围成的菜园都要糟蹋一通,这打挨得不亏,但很疼。
夏季,经常刮风下雨,家里的电灯也经常熄灭,煤油灯下的飞蛾翩跹起舞,父亲在看书,一本发自哥哥学校的书,《农林技术手册》,那个时候我们不太喜欢那种农业类的书籍,可能是来自农民的孤傲吧,自认为自己便是个农民,是庄稼汉,那些高居大城市的博士能写出个什么务农的书,大抵只是纸上谈兵罢了。
不种庄稼汉,怎知庄稼苦。
只是那时候的父亲倒是看得津津有味。
夏季的灯泡经常明明灭灭,父亲的书页总是一页翻过一页,已经记不太清看过了几遍书,花去了多长的时间,只知道那破旧的黑白电视被我跟哥哥玩游戏玩得更加破旧。
可能是长大了许多,便孤单了许多,大我两岁的哥哥一直高我两个年级,当我在无知无恙中填写了同班同学印有还珠格格的明信片,考完了最后的升学考的时候,我便是小学毕业了,似乎我的世界并没有发生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无喜无忧,很多小心思都埋在了内心深处,只是在填写明信片的时候,有意无意地看着那个女孩留的家庭座机号码,以及她的生日,以至于十几年过去,依旧记得那个时日。
但小时候的我,家里哪有电话,没有电话的我,却记住了那个从未拨通过的号码,整整一个童年。
那个夏季,我时常在昏暗的灯光下写着百无聊赖的作业,一旁的父亲,只是沉默地研究着那本破烂的书籍,我和哥哥偶尔有意无意地看了几页,讲得大多数养猪养鸡以及蔬菜瓜果的栽培技术,倒是有一些比较新奇的东西也会让我跟哥哥赞不绝口。
比如,黄姜的栽培技术,比如天麻的培养技术。
记得六年级的那个暑假,县城里的惠农政策的颁布,村里便开始兴起了播种黄姜技术,那个时候只知道黄姜是一种药材,长得跟食用的生姜有些相像。
黄姜栽培起来比地瓜土豆要麻烦得多,但下这个定义的自然是我跟兄长两人,可能是黄姜种在地里看起来藤蔓比较凌乱,不像是什么农作物,而且锄草的时候,不能使用锄头,只能通过我们双手,一根一根地拨开满是藤蔓的地皮,找到杂草,拔之。
但打心底,我们农人,更多的喜欢的是农作物,黄姜不能吃,自然没有太大的兴趣。
比起种黄姜,我更喜欢玉米,即便是穿梭在玉米地被锋锐的云米秆叶子划伤了胳膊,即便是后背钻进了玉米叶子上生长出来的看着就毛骨悚然的螳螂,但依旧有种心情豁达的喜悦感,因为玉米地里的玉米秆即便不是整齐划一,也算得上是一行通透,累了,砍上几根玉米杆子,剥去外边的硬皮,如同嚼着甘蔗,倒也是香甜。
比起种黄姜,更喜欢花生,花生锄草的时候,偶尔拔出的几株尚且未成熟的花生果实,咬在嘴里,也是清甜可口。
比起黄姜也喜欢红薯,红薯锄草的时候,揪几把红薯叶子回家洗干净了放在酸菜缸里,几天之后便是一顿美味。
但这黄姜,我们一家人都不喜欢,镇上的领导都要求种,于是大家都硬着头皮去种,种黄姜的种子,政府提供,便是肥料,也有补贴,因而算上来,那三亩多的地,倒也不算上是很大的成本开销。
但这黄姜,我们一家人就是不喜欢。
当黄姜成熟的时候,整个村子,整个镇上的人都傻眼了,因为收成太好,家家户户的稻床上都晾晒起了切片的黄姜,都在等着政府口中的收黄姜的人上门来收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