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章 方子(1 / 3)
冬小麦长势喜人,功劳全在傅忠身上,榆林处处都是歌颂知府的声音。趁着大好形势,府里新税收政策出台了。
各家各户都有一本账。
小户人家税收不变,他们惊喜的发现,冬季收成,将平添三倍,久违的笑容出现在他们脸上。
大户人家一算,按照府里新定的本分之地,每个直系亲属人均四亩地(比三亩地多了一亩,就算多出的田地按三倍征收,由于增产的关系,实际收入也超出了往年。
虽然有点肉痛,可这是南华帝君的谕旨,他们也不敢怨恨到知府头上。
傅忠也在盘算,带来的一万两金子,加上县尉们的退赃,还要胡县令的脏款,算起来不少,可架不住五千士兵的薪赏按时发放,(榆林的三千士兵的薪赏部分由行省下拨,否则怎么养得起五千兵。,府里早就捉襟见肘了。要不是赵三酿酒有了成果,在榆林引起轰动,带来的收入维持着府里的基本开销,榆林府早就破产关门了。
收了冬小麦,有了一批粮食在手,兴学救愚就有指望了。
不能让这样的大好形势毁于一旦,为了人心,也为了检验一下练兵效果,傅忠决定在榆林阅兵,露露爪牙,震慑宵小。
榆林城的百姓,永远都会记住这一天。冬小麦开镰的头一天,盖着知府鲜红大印的政令,张贴在城内各处。
“新政施行后,将在每个乡设一个小学,全榆林不管大户、小户的子弟,免费上学、免费兴修水利,免除穷困者以前所欠的赋税。”
全城轰动,百姓们奔走相告,喜不自禁。
“还是老天关照,若不是南华帝君显灵,怎么会有这样的好事”
“老天关照不错,但我们新来的知府功不可没,没有他老人家善心,怎么会出这样的善政,别的地方就没有。这还不算,你家会把改良土壤的法子告诉别人吗?”
不少有良心的农户流着泪说道:”我要在家里供养知府牌位,祝他老人家长命百岁,永镇榆林。“
大家还沉浸在这喜悦之中时,一阵鼓声响起,一杆杆五彩缤纷的旗帜,一队队盔甲鲜明的士兵,踩着鼓点,排着整齐的队伍,出了营房,向城外开阔地走去。
有人高喊:“知府要检阅军队了,大家快去看呀!”
人群中,懂行的咂咂嘴,说道:“知道吗?排在最前面的是我们知府的护卫队,队长是知府的叔叔,听说兵就是他练的。”
另一个瘪瘪嘴,“你可不要不懂装懂,知府的叔叔是榆林总兵,他练的兵倒是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