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山映斜阳天接水(2 / 4)
一众将领在下面坐着,听得李元昊的部署,还是一个二个就跟打了兴奋剂一样的热血高涨。在之后的宴会之上,一个二个的将领又喝的伶仃大醉,完完全全的丧失了自己的将领之风。看着眼前手舞足蹈的各个将军,李元昊本想就此发作一下,但是在自己的理性之下还是冷静了下来。
就在此时,一个校尉喝醉了酒,倒在地上就睡了起来。李元昊看到这一名睡着的校尉,心中不禁一笑。
一个见不得光的计划,正在李元昊的内心当中慢慢的酝酿。
在远处的延州到京兆府的官道上面,一支百人的骑兵队在疾驰着,在今天韩琦将要回到京兆府,然后将自己从东京汴梁带来的十万禁军全部带到延州,与范仲淹的西北边军合兵一处。到时候整个的西北地区就将会有着十五万的兵力,除去防守防线的三万五千名士兵,一共有着十二万左右的大军可以直接进攻西夏。
“韩大人,孙子兵法有言:五而攻之,十而围之。我们这一次与西夏的兵力比为一比一,既没有达到进攻的数量,就更不用说我们达到了围歼西夏全军的数量。所以这一次我们的方法还是出奇制胜,你先将十万禁军带来我们西北大营,在延州周围部署,那样等待着我们发起全面进攻的时候,就不会出现兵力过于分散的情况了。”范仲淹的话语在韩琦的脑中浮现。
想起这一件事情,他立刻快马加鞭,将自己的速度提升到了极致,一股脑的朝着京兆府的方向奔去。,就连跟在韩琦身后的骑兵们也没有迸发出这么快的速度。
而在京兆府里面,包拯则是收拾好了自己的行装,带领着钦差卫队朝着下一关潼关出发。刚刚走出城门的包拯,回首看了一眼整座京兆府的城池,看着这一座见证了华夏数千年历史的城池,内心是希望战火永远不要蔓延到京兆府的脚下,因为谁也无法保证,这样一座长安城,会不会被第二次被焚毁。
包拯一行人开始了回京之路,韩琦一行人开始了进兵之路。
包拯刚刚走出京兆府东门的两个时辰之后,韩琦就从京兆府的北门进了长安城。长安城里面还是一如既往的和平祥宁。整个长安的繁华程度可见一斑,虽然这里的繁华也许现在比不上西京洛阳,应天府,或者是东京汴梁。但是这里一旦失守,对于西夏来说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地理战略上的胜利,更重要的是,天下人对于朝廷的整个看法。其实每个人都明白,自古以来,占领长安和洛阳的王朝就被视为中原的正统王朝,要是在自己的手上把长安给弄丢了,就不仅仅只是杀头那样的罪过了,情节严重的甚至自己会被诛灭九族。想一想这一些事情,韩琦就是后背发凉,害怕已经不是当时的心情了,当时的心情一定就是麻木了。
韩琦走进这一座城池,径直地朝着行营的方向奔去,另一位大能已经在那里等着自己了。
走进行营衙门,一众卫兵已经站在了庭院之中,庭院之中一人焦急地等待着韩琦,他正是这一次的随军主簿——文彦博。
“文大人,十万大军在城外休整的怎么样了?”韩琦问向文彦博。
“韩大人,还请您放心好了,现在战士们精力充沛,随时可以打上一场硬战。”文彦博说道。
“好,你现在吩咐下去,然所有的军队在五个时辰以内收拾好自己的所有物品,顺便吃一下饭,所有的军队在今天晚上黄昏的时候就可以出发了,连夜赶路,准备好我们所需要的一切火把,连夜赶到延州附近安营扎寨。”韩琦向着文彦博说道。
“领命,下官先去传达大人的军令了。”文彦博随即退出了府衙。
延州大营之中,随时可见将士们在训练着,骑兵是整个宋夏差距最大的地方,无论是宋夏还是辽,都知道骑兵才是当代的王者,只有骑兵的机动性才是对战争影响最大的因素。
就是因为之前北方产马的地方,先在被辽国占据,所以在之前的大一统王朝之中,宋朝的骑兵部队是最少的。宋庭的骑兵能够有多少?或许会超出人们的想象。不足五万,不足五万的骑兵还要分守全国各地,所以在西北边塞集结的骑兵就更少了。不过好在有着像马元奇一样的马贩子,宋军才能从马贩子的手中买到一些马儿。
仅仅就在今年,西北边军便向马元奇购买了超过五百匹的马,这些马儿是马元奇和自己的商队,从回纥人的手中花了高价钱买来的。至于价钱有着多高,马元奇从未透露过,不过范仲淹看着马元奇的一片赤胆忠心,不仅出了高价买下这一批战马,还亲自接见了马元奇为首的一群马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