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1 / 4)
庆历新政的失败是大宋失去一次有积贫积弱变向如同盛唐那样的一个机会。范仲淹在被贬出京之前,来到了这国子监,他来看看这里的人有没有年轻的新锐可以在这日后有着一番的作为。
刚刚走进国子监,只见的一个人邋里邋遢的坐在地上读着一本书。看着他的样子已经不像是这的学子了。范仲淹好奇的问道他读的是一本什么书。
只听得那人道这是关于今年的庆历新政有关书籍,并且还对着这一次改革嗤之一笑。范仲淹不解的问道这人何事而笑?听得那人说道,此次的改革看似轰轰烈烈,其实就是一堆高层官员在哪里自唱自和,还带着皇上一起,这样的改革根本就没有多少的作用。
范仲淹不解的问道此人到底是何人?只听得旁边的官员回到,这人是在庆历二年的进士出身,现在在担任着淮南节度判官。名叫王安石,本来已经将这王安石拟定为庆历二年的科举状元,但是怎奈何到了最后还是由于种种缘由没能将这王安石定为状元。不过他还是被评为了当年的科举第四,这样的成绩足以耀眼。
范仲淹在看着王安石的时候,看着一身邋里邋遢,不顾形象的他,心中亦是不会因为王安石的全身而远离,只不过自己坐在一起与那王安石看起了书籍。
“你说这次改革是一次自唱自和,那么为什么你还要在地方上支持?”范仲淹问到了王安石。
王安石只顾坐在地上看书,看着眼前一身布衣的范仲淹,没有回过神来确认这范仲淹的身份,只不过觉着眼前的这个布衣老汉是一个京城中无所事事的说书老者罢了,又来这里看着国子监里面的讲生们来了解知识的。
“这只是我的个人见解,这见解的出发点是我的思考决定的,你又是怎么知道我在地方上会支持这样的改革。”王安石则是回答道。
范仲淹似乎也是从这句话中听出了什么东西,范仲淹在此时看着坐在地上的王安石。自己也不像往常一样的拘谨,自己也随便在这地上坐了下来,看着身边的王安石还在看着书,范仲淹本想着在和王安石搭上一句话,没想到王安石压根就没有给范仲淹说这话的机会。
范仲淹刚刚坐下来的时候,王安石就被跟着自己来的几个朋友叫走了。走的时候只是对着坐下来的范仲淹留下了一句失陪了。
看来今天在这国子监的行程并没有什么样的收获啊。范仲淹随即离开了这国子监之地,往着前行的地方走去。虽然前行的地方暗无天日,但是自己好有一双不惧危险的双脚和一双能够洞穿黑暗的眼睛。
至此,庆历新政失败了,以范仲淹为首的一帮朝臣被贬出了京城,一群紫服官袍的官员到任各地担任知府,在宋庭的时代里面,就是在这个时候这种的情况是最多的。
在走出东京的最后一刻,范仲淹回头看了看这东京汴梁,他不知道这在以后自己到底能不能回来,要是自己可以回来的话,那就在那酒楼上看一下这天下吧。
说回那陆家庄,周群林在看着韩郴现在已经有着三岁了,三岁的孩童自然是什么也不会。但是三岁的孩童却是一个刚刚会记忆起新鲜事物的年纪。他自然是首先认识了年近五十岁的父亲周群林。
周群林对于这个孩子的期望还是可算得上是关怀备至的。以后孩子的发展以及日后为自己养老送终也是一点。这天的晚上过了很久的时间周群林都没有睡觉,就在自己抚养韩郴的这三年时光里,周群林再也没有一次出过家门,为自己的生意上的事情,操劳过一次。
生活里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宽敞的大院里带着自己的娃娃。
周群林自己也感觉自己已经力不从心了,开始寻思一门给着韩郴的亲事,但是这娃娃才三岁,这么小的就定亲是不是早了一点。于是这事也就被搁置了下来。
日子还得一天天的过,现在的韩郴毕竟还在小嘛。
庆历七年,已经到了韩郴六岁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