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 手艺传家(2 / 2)
打铁除了赚钱,还很安稳,都是守在铺里的生意,不用受那日晒雨淋之苦。任何朝代都不会没饭吃,从种田用的农具、家庭用的厨具到建房用的五金,涉及的门类太多太多。
清朝后期,湖广总督张之洞兴办汉阳铁厂,因顾家是周边最负盛名的打铁世家,整个家族的各铺好手都被征召,进入了六大厂中的铁货厂,家族生意被迫全部收挡,家境也日渐衰落。
几年后,汉阳铁货厂解散,被征召的顾家人才得以回归,一部分铁铺又重新开张了,但终究没能再现往年的辉煌。
曾经的顾家,孩子们所知甚少,根本谈不上什么向往,而老顾却是听了长辈太多的念叨,他有憧憬的沉湎,有难舍的情节……
当年已不在,当下路不开,此时之所为,权当是薪火传递,勿忘家训,勿忘根源,勿忘先祖吧!
短暂的停顿,众人或在思考,或在慨叹,小四却似乎来了兴趣,灵动的双眼扫过每个人的脸庞,最终看向了老顾那开合的嘴巴:
“我的爷爷,也就是你们的高祖,14岁那年入铺学习家传的手艺,并顺利出师,在本铺做了几年,而后娶妻,次年,你们的爷爷出生。24岁那年,你们的高祖依着祖制,挑了一副行炉(行炉就是移动的铁铺,独自出门远行,沿途通过手艺赚取路费,增长见识。”
“就这样一路北上,历时半年多,最后在城南开了自己的铁铺,唯一的伙计就是打行炉途中救下的一个讨饭孤儿。经过两年的辛苦经营,帮工增加了两个,还在城南购得一处小房子,接来了妻儿,定居了下来,并备了厚礼,让孩子拜入城南高老先生门下,那一年,你们的爷爷6岁。之来,一家人又回去过两次,再后来,或许是时局慌乱,或许是饥荒灾祸,又或许是交通不便,他们就再没有回去过,对于老家,你们的爷爷也只留下了浅浅的印记。”
老顾说道这儿,再次停顿了好一会儿,似乎在脑海中勾画着那个,他从未回去过的老家……
老顾已然深陷到自己的小世界中,一幕幕过往不断浮现,不经意间,讲述变成了自言自语:
“虽然根在远方,但‘手艺传家、谦善待人’的家训依旧,父亲先读书后学艺,成了铁铺的第二位主锤师傅,又经过2年的经营,城南顾家也成了城南的大户人家,当年的小宅子早就换成了大宅门子,大哥、姐姐还有我,都是在那里长大的,那时候,家里的人很多,很热闹。”
“生意由单件加工转为批量生产,分工序作业,所有制式产品都打着‘顾’字,代表着优良的品质。伙计一度达到了2多人,大多是收留的可怜人,管吃管住,月底发工钱。到了岁数的,奶奶和母亲会为他们张罗:保媒、下聘、迎娶。在铺上干了几年的,基本上都攒够了一个小房子的钱,成家了,便从大宅子里搬出去,他们让媳妇来宅子里帮忙做事,爷爷理解他们的心意,拒绝不了就会多发些工钱给他们。”
“那一年夏天,发生了大饥荒,逃难的人太多了,铺子基本没开过门,全家人都忙着救人了,在城郊的教堂搭锅煮粥,提供给灾民充饥保命,托马牧师也成了父亲的朋友。父亲多次去乡下采购粮食,也因此认识了大乡绅李福财,居然以平价买回了粮食。铺上的那些伙计们也都出钱出力,协助着爷爷和父亲的善举。最后,家底儿几乎被掏空,爷爷和父亲也只能无奈停止,在教堂祷告成了一种寄托,我们家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信奉上帝的。”
“第二年,铁铺生意明显不及往年,爷爷和父亲商量后,决定到农村去开间新铺,主要生产农具,而老铺还是生产面向城里人的生活用具,城乡之间也能形成有效的互补。就这样,41岁的父亲带着19岁的大哥和几个暂未成家的熟练伙计,来到了白鹭乡,那个大乡绅李福财就在白鹭,在他的热心帮助下,很快在街上买下一个大院,又找了几个伙计,一个新铺便开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