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议和(一)(1 / 3)
京师有关朝廷进剿的情报,通过商业和外情条线开始源源不断的涌向外情局子,很快,对通过安全事务联系会议,元老们也大多知晓了这个情况。
对明廷的进剿,除了军事口的之外多数元老是一笑了之,甚至不觉得和自己有多大关系。首先没人认为伏波军会在军事上落败;其次现在的战线已进推进到了五岭,不要说在海南的元老,就是在广州也感受不到多少大明的威胁了。广州不但比以前更繁华,在奢靡享受上因为澳洲人的新玩意和大批机关企业的涌入更上了一层楼,颇有些纸醉金迷的意思。
但是对军队和情治机构来说,职责所在,自然不能一笑了之。马上就要进入到“备战”中去。
军队的备战千头万绪,情治单位的备战倒是简单的了许多,无非知道皇帝打算“干什么”和“怎么干”。
从送来的情报看,大明的确在着手进行进攻的准备。其进攻意图甚至可以说毫不掩饰。本时空对战略欺骗这个概念还很模糊,实际运作也很难做到滴水不漏的保密。所以江山认为这件事板上钉钉,并无争论。
接下来的“怎么干”才是重点,严格说起来,大明会如何进剿并不是情报机关的重点工作对象,17世纪南下攻打两广的路线就那么几条,明军也没什么两栖登陆或者空降作战的能力。总参不用花多少力气就能分析得出明军可能的进军路线和作战计划。情报机关要做得事情有限。
真正让情报机关感兴趣的,是从各个渠道传来的信息中夹杂着一些特殊的信息,那就是,大明到底是不是真得要“南下”,或者不如说,大明南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只要不是睁眼说瞎话的大明官员,都知道南下讨髡的胜率并不比收复沈阳,消灭满清来得高,甚至可以说,消灭满清多少还是可以努力一把的,毕竟皇太极和他的劫掠集团日子也很不好过。拼消耗搞拖延战术对大明有利。而要赶走澳洲人,已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贸然发动一场几乎没有胜算的讨伐,从战略层面上看对大明非常不利。
元老们看得出来,大明的有识之士就看不出来么?难道他们有什么秘密武器。
“秘密武器自然是没有的,但是总得来看,醉翁之意不在酒。”许可说。
他此刻并不在外情局的会议室里,而是在内务安全会议事务局的一处会议室。这里正在召开每周一次的内务安全会议。
从外情局成立开始,在江山的建议下,元老院麾下的所有情治机关每周都会举办这样一次会议,用来交换情报互通声气。以便有效的分析利用情报,也能够随时借用其他部门的资源。
这一制度因为运行有效,便一直延续了下来。
此刻,会议室里济济一堂,外情局、侦察总局、政保局和国家警察这“四大金刚”都在,还添上了新成立不久的护卫总局。按照管理,商贸部门也有人列席会议。
“那在于什么?”
“在于朝廷的面子。”王鼎笑道。“征髡就是崇祯维护面子的行为。这个问题当初我们已进分析过了。朝廷不可能对我们攻略两广的行动熟视无睹的。大明两京十三布政司,被我们轻而易举的拿走了两个,朝廷颜面扫地,若没有点行动,这朝廷还有人会当回事吗?就算会失败,这仗也非打不可――这是态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