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老邻(2 / 2)
这程家老太啊,不仅仅的痴呆,还有些耳背呢。
“啊,那个啊!恩,是我曾孙女。大壮你见过,你结婚啊,就属他闹得欢,小时候也没少上你们老林家讨零嘴儿。如今,也是家小齐全咯。他那媳妇儿,嘿嘿嘿嘿…城里大家小姐。小月儿是他们大闺女儿,今年十三。他们还有个小儿子,这次没带回来。”老太正瞧见大壮扛着一个二人抬的箱笼经过,便喊他,“大壮啊,瞧见你林婶儿也不打招呼是怎的?”
林氏看着身旁走过的青壮,一个大衣箱子单手托举着顶在肩上。自己这小身板才到人家肚脐眼儿!咋就长得铁塔一般壮硕呢。这大壮的大名儿?林氏恍惚记得叫程志。这孩子十几岁时就比村里别的小伙子高大,家里边和亲戚人家,都是这么“大壮,大壮”的叫着。这长大了更是了不得,笔直在那儿站着,林氏抬头都望不到他眉眼。
大壮听话,退回来两步给林氏问好,左侧肩膀顶着衣箱就是一个点头哈腰!
“林婶儿,您慢坐,我这两下收拾了,就去给您泡茶。”
林氏见他举个大箱子就跟她打招呼,生怕他一下拿不稳,把个衣箱子掉下来。那么大个箱,能把老婆子囫囵装起。这要砸下来,她老婆子可就见阎王咯。忙侧坐着身子,手摆的飞快:“不用麻烦,不用麻烦,你去忙吧!”见人又扛着箱子走了近里屋,拍拍程家老太胳膊,止不住的夸赞:“老婶儿,您这大孙子可了不得!这么大个个子,怎么长的呀!”
“什么了不得,光长个子不长脑儿的!要不是他老子娘能赚些,光吃饭都被他吃穷了!除了老实孝顺,也没别的本事了!”程家老太嘴上不应,心里却是笑开了花儿。那白胖的老脸上明明白白的摆着——这话我爱听!
两个多年不见的老邻,各自捧着寒暄,聊得不亦乐乎。
宋婕抱着小宝打量着程家小院儿。程家前院儿比自家的大,邻着东西厢房靠院墙,有两块地圈着篱笆,许是从前养鸡鸭的地方,如今已是破败。灶房也不似自家的草棚盖,而是邻着正房东稍间另起了一间斜顶屋子做饭。灶房与那院墙间还有空余,便留作夹道,这样正屋两头都可以去后院儿。东西厢房倒是和自家的差不多。
林氏和程家老太仍就聊得起劲。程家老太三个儿子,都是跟着自己老爹程老当头学厨的。早年三兄弟拿了家里积蓄,先去了弥河镇上开食肆铺子,等做出成绩,又接了一家老小住到镇上。程老当头呢,也就退休享福。后来渐渐做大,结交了京都的客商,便凭着过硬的手艺和独特的菜肴风味,在京都开了间酒楼——聚福楼。酒楼开在京都,起初生意很是红火。可好景不长啊。三兄弟在那京里一没人脉二没手段,光靠着菜肴味美是不成的。隔三差五就有那同行小人找了痞子来寻衅滋事。那个时候真是程家最难熬的日子,老客图清净跑了,新客根本不敢上门。店面的租金、店里的伙计掌柜,哪一个都要银子养着。后来一个老客看不过去,提点了三兄弟几句。程家这才恍然大悟。三兄弟拿着仅剩的银钱和酒店干股攀附了权贵,又将自家几个祖传的秘方送了出去给几个同行地头。这样一番操作,总算换得了生机,在那京城酒肆食铺里站住了脚跟。如今这聚福楼在京城里,也算是排的上号的大酒楼。
看着儿孙们都过上了好日子,程家老太却思乡起来。尤其是程老当头前两年去了之后,老太太更是心切,人老了就想着归根啊。于是三个儿子一番商量,决定由大儿子的长子带着妻女,就是这大壮夫妻和小月儿陪老太太回老宅看看,顺便啊把程老当头也请回祖坟里去。程家虽是外姓,可也在这泉水村住了好几代了,大马山上的程家坟头也都连成了片。
林氏边听着程家老太讲述边随声附和,听到要紧处又是惊骇又是感叹老天不公。期间程家老太还问起了林远程,林氏也没瞒着,大大方方讲了。程家老太听完唏嘘不已,直叹世间百态,天道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