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藏经阁遗篇1(1 / 3)
校工出了报告厅,穿过占地千亩的新校区,这里投资数十亿,各类校舍场馆一应俱全,设施先进,造型美观,成为教学一流和基础设施一流的重点大学。
几十年来,先后培育出多位院士,物理学奖得主举不胜举。
而老校区,历史悠久,建筑古朴,与新校区隔河相望。
老校区原计划与房产商合作建成小区,只因校区内有古建筑,属近代文物,只能保护,不能拆迁。据说还有某风水原因,不可动土。图书馆、美术馆和老校舍,只能保持原样,师生全部搬去新校区。
老校区背靠瞰秀山,几十年前,三栋教职工宿舍楼,盖于山腰。当年能住楼房,也是知识分子待遇。如今这里已人去楼空,虽未残垣断壁、破败不堪,却也是墙皮凋落,砖瓦不全。
新校区多栋教职工楼拔地而起,教职工早已迁入新校区,留下这几栋旧楼,似让人追忆,老校区往日的景象。
三栋筒楼沿山而建,背靠小山。从筒楼沿缓坡而下,两侧的古木上,叶子稀疏,真可谓是“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下了缓坡又是竹林,竹叶蔽日,碎石小陌从中穿过。石桌石凳,多为晨习者之坐,而如今人迹罕至。
穿碎石路,出绿竹林,又见树林和齐腰灌木,早无人打理,地上的野草竟长得郁郁葱葱。又是“垂杨密密拂行装,芳草萋萋碍行路。”
几朵似开非开的花,寂寞的杵在花坛草丛里,孤独却不含蓄,这里人迹罕至,“惟有幽人自来去。”
走过花坛,一栋拆除的建筑,残砖断瓦,墙基柱础,早已被雨水冲刷,失去原貌。
当年的小楼,为研究生校舍,现已废弃。开发商拆罢,还未及装运砖瓦,便被叫停,留下残垣,大煞风景。
绕过残垣,进入一个围院,抬头便见两栋建筑,土木结构、风格古朴,墙皮斑斑剥落,青苔自墙基爬上。楼檐处,一栋写着图书馆,另一栋写着美术馆。
两栋建筑,均为著名建筑学家,设计建造,所谓近代文物,莫敢拆损。
如今大学,已是全数字时代,新校区图书馆,早已多媒体化。几十年前的纸质书籍教材,像收藏古董一般,都存于此馆,扔掉败家,搬入新馆,无人借阅。
老图书馆的院墙两侧,仍有几棵老树,还开着花,却是“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