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人文礼仪(1 / 13)
中华人文精神,不与自然对立,不与宗教对立,不与科学对立。这是中国的,特别是孔子、儒家的人文精神的特点。
特点之一:
中华人文精神不与宗教相对立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即对民间小传统的信仰,对鬼神迷信不轻易表态,或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
但这并不表示他对当时精英文化大传统的信仰有丝毫的动摇。孔子也运用占卜,强调祭祀的重要和态度的虔诚。
孔子特别反复申言对“天”的信仰和对“天命”的敬畏。孔子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唯天为大”。
孔子保留了对“天”“天命”的信仰与敬畏,肯定了“天”的超越性、神秘性。
孔子赞美《诗经·大雅·烝民》的“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为“知道”之诗,肯定天生育了众民,是人的源泉,认为人所秉执的常道是趋向美好的道德,即天赋予了人以善良的天性。
孔子肯定个人所具有的宗教性的要求,又进一步把宗教与道德结合起来。
孔子和儒家的积极有为的弘道精神、担当意识,超越生死的洒脱态度,朝闻夕死、救民于水火、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品德,均源于这种信仰、信念。
或者我们可以说,儒家人文的背后,恰恰是宗教精神信念在支撑着!
孔子说:“天生德于予”;“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儒者的理想能否实现,听之于命运,因为这里有历史条件、客观环境的限制,不必强求,但也不必逃避,主体生命仍然要自觉承担。
儒家把这种宗教精神转化为道德精神,儒学即是一种道德的宗教。
儒家的“天”,是形而上的“天”,是道德法则的“天”,这个“天”和“天命”转化为人的内在本质,在人的生命内部发出命令。
如此,才有千百年来刚健自强的志士仁人们“以天下为己任”的行为和“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气概,乃至社会文化各层面的创造。
足见儒家人文精神不仅不排斥宗教,反而涵盖了宗教,可以与宗教相融通。这也是我国历史上很少有像西方那样的惨烈的宗教战争的原因。
特点之二:
中华人文精神不与自然相对立
儒家的确把人作为天下最贵者。
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