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养殖业的发展(2 / 4)
只要稍微有远见卓识的统治者,就不会允许开历史倒车,何况恐龙又不傻,虽然看起来个大一些。
温饱问题摆在了统治者面前,无论是亚当还是恐龙大王,都急于寻找一种令人和恐龙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案。
寒暑交替的时候,恐龙的食物也从丰富变得匮乏。
这时候,有些肉食恐龙就在夏季食物丰厚的时候保存一些动物,等到天冷食物匮乏的时候再拿出来充饥。
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一般为了防止小动物逃走,恐龙都是杀死它们以后埋在地下,等过冬的时候再挖出来享用。
这样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长期保存的动物尸体容易腐烂变质,更谈不上可口美味。
经过认真观察,亚当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能把动物圈养起来,等需要食用的时候再杀死以享用呢?
他被自己这个大胆的想法吓了一跳,但是又为自己这个想法拍案叫好,如果能豢养动物,食肉难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他立即向恐龙大王陈述了自己的想法,被食物困扰多时的恐龙大王高兴得手舞足蹈,忘情的一巴掌拍在他的肩膀上,差点没把他拍废了。
它立即召集管理层开会,命令所有肉食恐龙从现在起每天节约一只小动物,以便人类用以驯养,进而为恐龙建立储备粮仓。
为此,人类开始了满是艰辛的动物驯化历程。要说这是一部血与泪凝聚成的辛酸史,可谓毫不夸张。
想要驯化野生动物,第一步就是让人类和动物“亲密接触”。
驯化的可能性始于人类和动物个体的相互接触,现实中要给这二者创造合适的碰面机会难度可不小。
一来,野生大型动物一般行踪隐秘,会尽一切可能避免与人类的直接接触;二来,人类恐龙捕捉这些动物的场面通常血腥暴力。
待到猎物落入人手,往往已回天乏术,根本不存在“驯化”的可能。
因此最有可能被人类驯化的野生动物往往分布在距离人类部落不远处,一般是人类趁成年兽外出觅食偷回嗷嗷待哺的动物幼崽,随后在数千年的选择中逐步完成驯化。
事实上,直到今天,亚马逊雨林里的一些部落仍保留着从野外抱回动物幼崽并当宠物饲养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