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鲍小妹(1 / 3)
百根市中医院。
进入秋季,看中医的病人骤然增多,一些人转变观念,开始注重提前保健与常年养生,其中不乏年轻人。
中医理论讲求的是,春夏秋冬,迎合四季变化,遵循休养生息的规律。
中医的兴起,使中医院名声大振,院长寥海生挺直了腰杆,硬气地和其他医院开展竞争。
这不,刚成立心理科,把施桐挖来,他又马不停地向卫生局申请一笔款项,用作建设独立挂号区和取药区。
这在国内已经有先例,把高密度集中的人群和诊病区分开,既有利于阻断传染病,又充分体现医院的人性化建设。
医院不同于菜市场,不是越热闹越好,而是越安静越好。这是未来医院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寥院长正在深入研究的医改课题。
在未来还未到来之前,医院都是忙碌和混乱的。
每天早晨,中医院的门刚被打开,喧嚣与迫切便一涌而进。医生和护士拨开熙攘的人群,瞬间淹没于大大小小的科室。就诊的病人及家属,拥挤在医院大厅排队挂号,狭小的空间浑浊空气四起,味道人体皮肤的汗液和荷尔蒙,医院的消毒水和福尔马林味道,交织在一起。
卖早点的小贩,侨装成看病的,衣服下面藏着保温箱,脸上蒙着口罩,露出一双精明商人狡黠的眼睛,低声叫卖。
拥堵的挂号窗口,有人忙里偷闲,向小贩要一个粥或饼,边往前蹭,边大口咀嚼。
饥饿淡化了对环境的要求,人在浮躁的环境,连基本要求都变得浮躁和琐碎,填饱肚子和解除病痛这种单纯的需求,变得特别低级。
施桐站在挂号的人群中间,一袭粉色医生服,头发向后绾起,一副知性干练的样子。
有位女子,身形瘦小,面色秽暗,成串汗珠顺着发梢滴落在肩膀上,打湿了衣裳。
女子全名鲍小妹,原本是来找施医生治疗心理疾病的,没想到突然肚子疼,施医生放上手头的工作,亲自带她上门诊检查。
所谓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施医生不了解挂号窗口这幅场景,她以为很快就能挂上,可一等就是四十分钟。
她很恼火,打电话给老同学寥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