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 下山(2 / 3)
当然了,和尚只是尊称。大唐能当得起“和尚”这个称呼的出家人可不多,大部分出家人被称为沙弥、僧伽、沙门等等。
千万别以为和尚就一定四大皆空,这得分地区和寺庙。像野岭墩的和尚,就十之八九都娶妻生子了。
“出家”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份养活自己和家人的工作,可不是为了奉献给佛祖。
跟后世一样,在大唐,和尚与尼姑都是持证上岗,需要拿到官方发放的出家度牒才可以。
为了拿到官方度牒,可是要花很多本钱的。拿到度牒之后,想在寺庙中落户工作,还得拥有一张寺庙颁发的承认你是本寺弟子的戒牒。
戒牒和度牒一样,也需要花钱,后者是交给官方,前者是交给寺庙。
如果你以为和尚是走投无路的穷人最后的出路,那就错了。
走投无路的穷人只能去当流民或者野人、乞丐,想进寺庙当和尚,那是痴心妄想。
佛度有缘人,你没“元”怎么度啊?
而一旦拿到了出家度牒,就相当于考上了编制,基本是不会有人再选择还俗的。
花了这么多金钱和精力才得到认可的身份,而且还可以凭此身份云游天下,谁舍得放弃啊?
普通老百姓可是被户籍制度绑死在地方上的,想环游世界得找官方打过所证明。这都是要花钱的,而且还有期限。
要没有这个过所,那你就是流民,正经的旅舍都不敢收留你,被官方查到了打回原籍都是幸运之事了,多半是直接发配矿场等地做苦役。
所以有很多和尚就是白天在庙里钻研佛法,给香客们解解签、算算命,晚上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
关于这些庙里和尚们的事,林婉婉也是上一次在长安大兴善寺礼佛时才发现的。
当时闲的无聊,她在寺庙中闲逛,无意间进了一个解签室,听老和尚和香客在闲聊,口中说起儿子之事。
她当时就很惊讶地插嘴:“儿子,出家人也有儿子吗?”
然后老和尚和香客看着她全都“哈哈”笑了起来,虽没回答,胜似回答。
在那段住在寺庙中的日子里,林婉婉不仅发现了和尚可以娶妻生子,可以入朝当官,甚至庙里还在放高利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