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养望(2 / 3)
自春日农忙结束,转眼到了四月。
刘备开始将注意力,放到了“抄书”之事上。
这里的抄书,正是将他脑中记忆之古籍文章,抄录于数月来,亲做制造的竹简上。
虽说在记忆方面,刘备远超常人,但以这些前人知识,不仅仅要记于脑中,在刘备看来,若能像先生卢植一样,将之传播出去,受益于天下人,那才是知识与文字的真正意义。
学者,多以为家学,私人之学。遂以其中内容,多集中于少数人。
但以心怀天下的刘备看来,即是先人所录,传于世间,便是生活在大汉土地上,能以求学的所有汉人学习,以为天下之学!
前一次的十年模拟中,他借来之不易的机会,同这个时期,大汉最为博学的大儒交谈,借机学到了非常多的书册,甚至还自行做注。
故刘备甚是明白,学问继承与传播之间的关系,在他敬佩的大儒,若先生卢植,另有蜀地大儒任安之属,不正是想将学问,传播下去,为圣贤继学问。
这等无私奉献,最使人敬佩!
四、五月,连续两个月内,除陪护母亲,助之调养,另收到已经往雒阳的公孙瓒,族兄刘纪等人书信,以做回信外,刘釜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借书抄录之中。
两月时间,他于日夜所思,所著下,就书写了二十多卷。
这些所录之新书,刘备并没有藏于私家书舍内,而是同族叔刘肃、刘放商议罢,于乡道来往人比较多的地方,建立了一个面向众人的公共书舍。
公共书舍之地,不仅有他刘备亲自抄录之书,还有这些时日间,召集的士人,捐赠书籍。
只要愿意阅览,且以识字之人,皆可入内翻阅,但却不得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