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迷雾隐堂(1 / 3)
听到动静,有数人疾步跑来,“前面来的是少东家吗?”声音略带颤抖又有点哭腔。
松明簇簇,眨眼间三人已到眼前。当先一人待看清王一面貌,激动地径直扑到王一脚下,抱着大腿就不松了。
好家伙,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少东家,可找着你了,我的亲娘啊。”
“感谢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大仁大义救苦救难,感谢您老人家的大恩大德,我罗光平给您老人家叩头了。”话音未落,就咣咣地在地上叩起头来。
王一听的头大,猜是自己的随从小厮,用力把脚从他怀里抽出来:“喂,我说你这孩子怎么大开大阖、大悲大喜的?搞得我一向大富大贵、大红大紫的人,今天如此晦气。算啦!我大人大量、大弘大度的就不跟她计较了,赶紧安排大行大市、大鱼大肉冲冲这晦气。从明儿起,必定要大彻大悟、大智大勇、大吉大利,大杀母夜叉。”
趴地上那人听的呆了,仰头望着王一,半脸的崇拜,半脸的迷惑。“少,少东家,您说的小的听不明白。”
“罗光平!快扶一郎君去亭里休息。”耳边传来一声娇斥。
王一抬头看见一个梳着双耳髻,约15、16岁的小丫头。
脸上有一点圆润的婴儿肥,细长的凤眼,饱满的嘴唇,细细弯弯的柳叶眉。在月光下,有三分小女儿的娇憨之态,还有一丝女主人的威严。
王一歪着头,吞了口口水,宋代的小娘子没有微整形,没有医美,别有天然灵动的韵味,感觉说不出的舒服、高级。
山亭里,火光明灭。王一随众人来到亭前,亭上悬一牌匾,火光下隐约可见刻的是:“雾隐亭”。
亭内两铺兵趋步向前,向众人叉手躬身道:“大人请王一堂内一会,诸位稍坐。请。”
话音刚落,两人同时上步,将王一夹在中间,快步穿过山亭,沿亭后花径没入了暗林。
走出百十步,花梢月影之间,一楼当道伫立,面阔五间,嫩戗飞檐,屋内灯火昏黄,中门紧闭,开着侧门。
来到门前,那两人又向王一躬身叉手,道:“大人在堂上候着,请。”随即转身退去。
王一立在堂前,见门枋悬匾上有“雾隐堂”三字楷书,字体极为清秀。门内正立着一张金丝楠框的水墨屏风,画面绘着一幅青山,一角凤铎,一架紫藤,一张禅床。
正要迈步进去,王一陡然想起刚才路过的“雾隐亭”,不由得停下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