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李世民击退西秦收复失地,李渊废除弊政经营关中。(1 / 6)
另一边,就在李渊西进长安的时候,陇右薛举拥兵二十万突袭汧源李弘芝、唐弼部,妄图打开通往长安的通道,进而抢占长安。
唐弼以十万兵马据守汧源,硬生生阻挡了薛举二十万大军两个多月的进攻,虽说是无意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算支援了李渊攻取长安的计划,否则薛举这二十万大军与李渊大军同时入关,逐鹿关中,那场面应该会很精彩,但历史不可假设。说实话李弘芝与唐弼是硬生生给李渊挡了一枪。
说到李弘芝、唐弼这两人真是一言难尽!两人本是同乡,隋末天下大乱唐弼率先起兵,但为了扩大政治影响,加强舆论优势,便迎合当时那首传唱天下的童谣:桃李子,洪水绕杨山。而他的同乡李弘芝,名字中有李,有弘(洪,于是便拥立李弘芝为天子,而唐弼则自封唐王,没错他与李渊一个封号,而且唐弼在前,其实唐弼自封唐王的想法很简单,首先因为他姓唐,再者就是桃李歌中,桃通唐,也许他唐弼也想沾沾皇帝的龙气。
这两人起兵虽早,却胸无大志,割据汧源地区之后便心满意足地做起了自己的草头天子。唉!这两个人真是没什么好说的,两人起兵三年,若非各地群雄割据,分散了隋军大量兵力,这两人早就被隋军剿灭了。在这乱世不进则灭,薛举后来居上,建国西秦,号称西秦霸王,一举击破唐弼,独霸陇西。
唐弼战败便斩杀李弘芝为投名状,请求归降薛举,但薛举之子薛仁杲却以唐弼弑主不忠为由,率军突袭,再败唐弼,唐弼率数百骑兵突围而去,欲投降扶风太守窦琎,窦琎也看不上唐弼,便把其诓进城中,将其斩杀。
薛举攻占汧源之后兼并了唐弼残部,兵力扩充至三十万众,兴致勃勃之际,突然得知长安早已落入李渊之手,薛举顿时气得昏死了过去。之后薛举心知事已至此,已无法挽回,便退而求其次,趁李渊刚入长安根基不稳之际,派其子薛仁杲领军二十万欲一举拿下扶风,先撕他一块肉,为将来攻取长安建立一个前沿基地。
得知薛举围攻扶风,李渊便派秦公李世民领兵十万支援扶风,另派窦轨领兵五万出大散关绕过薛举主力直插薛举后方的陇右地区,随后又派左光禄大夫李孝恭领兵五万招抚山南,相府户曹张道源招抚潼关以东各地。
李世民十万大军开到扶风,兵锋直至雍城,但他并未直接发起攻击,而是依山扎营与雍城互成犄角之势。薛仁杲见唐军援兵已到,便从雍城撤围与李世民对峙,一时间谁也奈何不得谁,但小股战斗不断,因为双方都想从小战中找到决战的契机。
唐军轻骑深熟突厥游骑战法,神出鬼没,时聚时散,来去如风,屡屡袭扰秦军粮道,秦军也派出骑兵实行反制,然而秦军骑兵却很难捕捉到唐军轻骑,就算偶尔遭遇也是败多胜少,被唐军轻骑压制得死死的。
秦军统帅薛仁杲也不是草包,既然无法制约唐军轻骑,那就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我也派出轻骑去断你的粮道。
然而薛仁杲却忽视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秦军骑兵与唐军骑兵战力上的巨大差距,唐军轻骑深入你后方捣乱,你方骑兵防御尚且毫无招架之力,更别说主动出击了,这无异于羊入虎口。
李世民以军粮辎重为诱饵设下埋伏,秦军骑兵果真中计,大肆袭击唐军辎重,唐军伏兵骤然杀出,将秦军骑兵团团围住,打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
秦军骑兵折损严重,已不堪再与唐军骑兵争锋,唐军则在战场上建立起了完全的骑兵优势,秦军后勤辎重通道则全然暴露在了唐军骑兵的兵锋之下,唐军轻骑可肆意袭扰秦军粮道,而薛仁杲也有样学样,同样设下埋伏,然而唐军却没有上当,避实就虚,直接突袭秦军辎重大营,占领了一座粮库,烧毁粮草三万石。
如此一来二去,此消彼长,两军相持月余秦军粮草便告短缺,眼见士气日渐消磨,便急于寻求唐军决战。
秦军日日派人到唐军营前叫骂挑战,而唐军则任他骂得口干舌燥,却依旧坚壁不出。
秦军求战不得,退又不敢退,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士气随军粮的短缺而逐渐消磨,军心日渐浮动。秦军统帅薛仁杲的性情本就急躁好战,一个月的对峙之局,几乎快把他这个好战分子给逼疯了,如今又陷入这进退两难不死不活的困境,更是让他难以忍受,与其这样窝囊死,还不如痛快一战。
薛仁杲集结大军兵分两处,一处横亘在李世民军前构筑防线,一路则重兵抢城,欲快速占领雍城,以雍城为依托与李世民展开决战。
秦军猛攻雍城数日不克,城下尸积如山,护城河已是一条血带拴着城墙,薛仁杲望着那高耸如山,难以逾越的城墙,反而激起了他的战意,从起兵至今还没有他拿不下的城池。于是薛仁杲亲临前线督战,凡攻城之军,敢有一人退者,斩其领队,领队退者,全队皆斩。在这般高压之下,你可以想象两军围绕城墙的搏杀到底有多残酷,整个城墙就是一架高速旋转的绞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