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李渊称帝(1 / 3)
大业十四年三月,因李密瓦岗军占据洛口,阻断了隋帝杨广的西归之路,以至于隋帝杨广及十万骁果禁军滞留江都(扬州。
骁果军大多是关中人士,思乡情切,然此时城中粮尽,更加重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还乡之意,但隋帝杨广却罔顾军心军情,非但没有北归之意,还生出偏安江南之心,一时间江都城中乱像丛生。
三月十日凌晨,许国公兼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虎贲郎将元礼、直阁裴虔通、武贲郎将司马德戡,及果毅都尉马元举等人发动江都兵变,率军破玄武门攻入江都宫,缢弑(勒死隋帝杨广,终年五十岁。
一代帝王落幕之后,竟是萧皇后和宫女用床板做的棺材,草草埋葬在流珠堂的花园里了事!呜呼哀哉!
杨广被弑,宇文化及、元礼、裴虔通等人拥立杨广的侄子秦王杨浩为帝,宇文化及自任大丞相,大元帅总揽军政,而后又以其弟宇文智及为尚书仆射,作他的首席幕僚。
此时的隋朝基本上已是名存实亡了!隋帝杨广被害的消息传遍天下,一时天下侧目,宇文化及瞬间成了众矢之的。
作为杨广之孙的东都留守越王杨侗得知杨广被害,便在洛阳群臣地拥戴下登基称帝,建元皇泰,史称皇泰主,杨侗称帝后,追谥先帝杨广为明皇帝,庙号世主;同时传檄天讨伐逆贼宇文化及,不过此时杨侗也就只能喊喊口号了,因为洛阳正被李密围困得水泄不通。
另一边河北的窦建德也为隋帝杨广举行可宏大的葬礼,并追谥为闵皇帝,传檄天下讨伐逆贼宇文化及。
此时的天下诸侯都或多或少地为杨广举行了葬礼,同时发布檄文声讨宇文化及,但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一个是真正出兵讨伐宇文化及的,反而打着为“隋帝报仇讨伐逆贼宇文化及的旗号”为自己牟取私利扩张底盘,比如吴兴太守沈发兴,就以讨伐宇文化及的旗号,趁势一举攻占了长江以南十五个州,割地称王。
各地诸侯嘴上虽然都高喊着“讨伐宇文化及为隋帝杨广报仇”的政治口号,但实际上都在暗自庆幸,那座悬在头顶象征着皇权正统的道义大山终于垮了!现在只剩下群雄纷争了。
三月二十七日,宇文化及以亲信陈棱为江都太守,留守后方,而自己则统率十万骁果军走水路沿京杭大运河北上,欲出荥阳,入黄河,从壶口上岸西进关中。
然而按此路线,无论北上还是西进都绕不开李密的势力范围,宇文化及的目标虽然是李渊,但有李密这块硬石头挡着,他就是打不着。
至于宇文化及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线,为什么不避开实力最强的李密,而要跟他硬碰硬,我个人认为答案只有两个,其一就是他确实避让不开,不得不与李密硬碰;其二就是他的根本目的,根本就不是关中,西进关中只是个掩人耳目安定人心的幌子!
则我个人更倾向于第二个答案,关中遥远,中间诸侯林立,难以跨越,且关中险峻,易守难攻,他们长途跋涉,劳师远征,李渊则以逸待劳占尽地利,就算到了也无力攻占关中,届时一旦再被其他诸侯绝了退路,而他们又无稳固的根据之地作为依托,则结局必然是全军覆没,别人投降照样升官发财,而他宇文化及则必是死路一条,所以宇文化及不大可能会选择这样一条死路。
其实宇文化及北上的真实目的,是洛阳,洛阳这块肥肉实在太过诱人,但他又怕步杨广后尘,所以不得不顺从军心打着返回关中的旗号,趁虚而入,直插李密江淮腹地,欲趁李密与洛阳两败俱伤之际,渔翁得利,一举吞掉李密的瓦岗军和洛阳隋军。
宇文化及的算盘打得虽响,可李密和洛阳方面谁也不是傻子,三方博弈,鹬蚌相争,究竟谁是渔翁还尚未可知!
……
新春三月的长安城才卸下新年的红妆,就又披上了一袭雪白,不是未化积雪,也不是飘香梨花,而是满城的素缟白帆。
隋帝杨广被弑地消息传进长安,唐王李渊当场痛哭昏厥,在众人几番抢救之下才缓过劲来,李渊在朝议大殿内捶胸顿足,痛哭流涕,不能自已,而真正的苦主杨侑反倒哭着安慰起了李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