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木星(1 / 4)
2个多月之后,太阳系的人类在悄然之中又跨过了一年,时间来到了252年1月。
椭圆形的飞船已经被一大片冷硬的金属建筑所包围,这是一座座自动工厂,其中的大部分都会用于生产小型采矿船。
在飞船的不远处,一个直径数米的漆黑孔洞延伸向小行星的内部。
李恒在这段时间内也没有闲着,他把智神星的整个外壳都几乎凿穿了,建立了一条十几千米深的稳定通道。
他和米月在这条通道的底部建立了一个可供生命居住繁衍的庇护所,利用飞船上的微生物群和智神星上的水和矿物构成了一个可循环的小型封闭生态系统。
一开始,米月提出的要求是直接打通一条通往智神星内部铁核的通道,以这条长达上百千米的通道为中心在地下建立一个巨大的地下城市。
在她看来,既然李恒能在地球上制造出一个笼罩整座城市的血肉怪物,那么在这里建一座地下城市也不是什么问题。
李恒直接拒绝了,在这里建立一座地下城市需要付出的代价可跟地球差远了,现在的古戈尔科技可拿不出那么多资源支付这种代价。
距离地球越远,他所能汲取到的信息就越少,超过信息增加的限度后,他消耗的能量都是已经化为他记忆一部分的信息。
换句话说就是,如果不是处于文明形成的场域之中,或者超出了信息供给的速度,他所使用的能量都是以泯灭部分记忆和人格为代价换来的。
在地球上的那场战争中,他的消耗就已经超过了人类供给信息的速度。
为了制作和维持那个巨大的血肉怪物,他把花费了一年多时间、汲取上亿囚犯的思绪产生的毁灭性人格直接完全泯灭了,这才换来了毁灭城市的巨大力量。
虽然他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可以对外做功的永动机,但他的力量并非无限,也不是无根之源。
双方交谈妥协之后,米月就退而求其次地要求他建立一个可供居住的地下庇护所,当然,这同样是明码标价的。
绵延起伏的物质颗粒不断收缩变换,成为了一个直径不到2米的麻花状结构,最后一个仿星器制作完成,李恒把它塞进了工厂内部。
手搓核聚变炉这种工作现在对他来说不算太难,大概1~2天时间就能制作一个1万千瓦功率的小型仿星器。
随着控制能力上升,他制作的仿星器相比原来体积变得更小,但提供的能源却更强,以后或许真能制作出不到十厘米的超小型核聚变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