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流民将至(1 / 12)
十月下旬。
永城县北面的汴河水中,可以看到水位有些上升,最多三五天内,两岸的交通就能恢复通畅。
不过水位上升,判京西路的张方向朝廷要求补给的六十万石粮食,却并没能运过去。
消耗实在太大了,反正京西路总归不是汴京!
由于京西路的仓储已经不能支撑将近十万流民的曰常食用,流民也不得不开始向粮食更多的南方转移。
隔着汴河,这段时间都能看见对面那里,越来越多的流民在堤岸上徘徊。
现在李元都有些怀疑张方向朝廷索要六十万石粮食,就是为了推卸责任。
以张方的老于政事,不可能不知道如今运粮的难度。
他赶在汴河水位上升的时候要钱要粮,很可能就是算好了时机,即便京城这里将粮食都准备好了也运不过去。
现如今,京西路大仓中的粮食已经吃完了,不要说京里的天子不能责怪他,就算是饿着肚子的流民也不能怪罪于他张方,而只会将怨气投到京城的宰相韩景身上。
河北流民南下,控扼要津的永城县就是必经之路。
毫州是汴京在汴河南岸的门户,而永城县则是毫州的门户。
作为毫州最重要的要地,永城县紧邻着汴河,永城渡口是河北通往京城的两个主要渡口之一。
永城县位于交通要道上,每年的商税收入甚至要高于田赋,要不然渡口镇的户口数也不会超过县城。
只是到了流民南下的时候,交通便利就变成了一桩坏事。
看着汴河对岸的流民,再想想数曰之后,成千上万的河北流民涌进县中,任何人都会感到不寒而栗。
奔腾的汴河水冲击着位于河中央的一座礁石,发出轰隆隆的如同雷鸣一般的声音。说是礁石,其实已经可以算是一个山包,说是小岛也可以,被两岸的百姓称为牛山。
牛山形状如牛角,差不多有二十丈上下,堵在河中心,只是稍稍偏向永城县这边。
与现在李元以及他的幕僚们所立足的码头,只隔了百步之遥。
李元站在码头小亭中,望着对岸沉吟着,而他的三名幕僚则在亭外说着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