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仁孝之名(1 / 3)
两汉以孝治国,这是世人皆知的事情。
一开始,他只是刘邦用来针对宗室诸王,维护家国的统治的手段,这时的孝治还比较笼统。
到了汉惠帝时期,便成了教化百姓的一种手段。缓和家庭矛盾,稳定自耕农经济,从而维护了王朝的繁荣稳定。
再后来,它又成为朝廷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标准,也就是举孝廉。
一开始,举孝廉确实给朝廷带来了实打实的好处,读书人竟相开始追求孝廉,社会风气逐渐向好,越来越多品行优良的人才被发掘,为官执政,不少官吏还成为了朝廷的股肱之臣。
而由于孝廉出身的这些官员大都是孝子并得益于“孝”走上仕途,因此他们入仕后就会顺理成章得作为“以孝治国”政策推行人来宣扬孝道。
但到了东汉中后期,被察举和被征辟的士人们,成为了推举者的门生和故吏,他们因察举人而走上仕途,往往对其感恩戴德,渐渐地形成了依附关系。
地方选举权更是被少数公卿大臣和名门望族所控制,他们推举的官员往往更看重出身而非才学。这些被推举者做了官之后,又会拿出自己的手里的名额来报恩。
于是累世公卿的门阀士族就出现了,察觉沦为变相的世袭。
因此,过度的推崇和其具有的功利性,让这套历经近四百年岁月沉淀的理论,被推上了一个极致的高度,由此催生而出的各种愚孝或假孝的事也就不足为奇了。
丁毅为报大父之仇,以未弱冠之年离家为侠,历经数载,追寻千余里,终斩得贼首而归的事短时间内便传遍谯县。
城中内外到处都在议论他的事迹,口口相传之间,又衍生出多个版本,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而丁毅本人,此时却在屋内洗着澡,他手里握着澡豆,这里搓搓那里搓搓,冲洗完又进大桶中泡着热水,轻呼一声,心中好不舒坦,完全没有一丝主人公的形象。
但这并不奇怪,因为这三个月的遭遇实在让他身心俱疲,就算被丁冲领回家来,他也一直紧绷着神经,谨慎以待。
直到进了这私室,躺在桶里泡澡时,他才相信,自己先前的一番谋划,总算是成功了。
事实上,他的灵魂来自一千多年后。魂穿的时间,恰好是三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