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青黄不接(2 / 2)
丁毅虽是新来乍到,但这里的人都知道他的存在,只是未曾见过罢了。在桓封向众人简单介绍了他后,不少人在惊叹于他的容貌体格后,也只是客客气气地聊上几句,并不怎么热情,反倒是桓封本人比较吃香,毕竟这才是地头蛇。
只见桓封和颜悦色地向一位姓吴的男子问道:“吴君家中调度近来可有好转?”
男子连忙拱手行礼,颔首道:“多赖桓君高义,肯于我家危急时施以援手,得桓君所输财货,如今已是大有好转。”
“如此最好不过,家有沃土,精耕细作,田亩永出,这才是长久传家的根本啊。”
桓封闻言后微微一笑,那吴姓男子则频频点头,似乎听了什么金石良言。其他人也都隐隐以桓封为主,言语间多有奉承,看得丁毅心内一哂。
但这也很正常,桓氏现在尽管式微,却也是妥妥的豪门士族,本地的大佬。而在场的其他人,不过是有钱的地主罢了,只能算寒门,或是庶族,寒族。
是的,不是谁都可以随便说自己是寒门出身。寒门它好歹有个门,已经属于中小地主阶级了。
像孙权,父亲是豫州刺史,哥哥是讨逆将军,吴侯,可他爷爷是瓜农,家里只显贵了两代,算不上士族。而这也成为孙氏在统领江东时的先天缺陷。
“年前雅集,恍如昨日。不曾想今日又得见诸位,老夫亦感荣幸啊。”伴随着那爽朗的笑声,吕贯大步跨进厅堂,笑吟吟地与众人见礼。
丁毅站在人群后,第一次见到这位龙亢县长,也在暗中打量着对方。容貌平平,却双眼有神,颌下长须,体态略为臃肿,一身青色的春季官服,不知道他的还以为是哪位富商。
短暂寒暄后,众人也一一入座,吕贯自然是坐在主位,桓封落座于右首,丁毅则坐在桓封下方,不好也不坏。他自己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只是感慨于古人礼节的繁琐,单从座次上就有数套标准。
军旅之中尚左贬右,左为尊上,右为护卫,这是因为便于拔刀保护。而在日常宴饮,文官交际,却又是以右为尊。诸多标准,稍有疏忽就会出错。
酒过三巡,坐于上首的吕贯轻咳一声,将众人的目光都吸引过去,只见他开口道:“今日召集诸位,本为一桩不情之请。如今府库用度难足周转,城外又滞留了那么多饥民,县府诸公多有不便,因此想请诸位助我一臂,援我米粮三千斛,以飨县府诸贤和城外饥民所缺。”
听到这话,堂内顿时一静,或低头看桌,或掩面擦嘴,似乎都没听到吕贯的话,气氛顿时陷入尴尬。
正值青黄不接之时,许多人去年储备用来过冬的粮食已经吃光了,只能依靠宗族内部的互相救济。可要是宗族储备的粮食也不够,那就只能筹款去买粮食。
但普通的平民百姓家里哪有什么存款,所以这些人势必要去偷去抢,这就是城外会形成饥民群,还有最近盗贼增多的原因。在《四民月令》中就有提到,这个时候需要修缮门户,做好防盗工作,什么意思已经是再明白不过了。
饥民和盗贼再多,也难以威胁到这些躲在庄园内自成一统的庄园大户。吕贯要用各家之资财,来为他邀买县府人心,大家明面上不说,心中都是嗤之以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