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土地情缘(1 / 1)
前年,有人想承包我们的地种大蒜,父亲拿不定主意,吃不下睡不着。
人家要包的是一大片地,十几家连在一起的。我家那块最大,有三四亩,别的大多是一两亩。同意承包的占大多数,犹豫不决的只有两三家。这十几亩必须整体承包,除了管理上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如果中间有一块地种别的作物,打了除草剂,紧挨着的大蒜长势就会受影响。
父亲真心不想包出去。因为家里只有这一块地,包出去,就彻底没地可种了。春耕夏播,秋收冬藏,假如从此都和他没关系了,想想都觉得凄凉。当然,也算经济帐。一亩地每年承包费一千元,河水钱和集资费还得自己出。原来一年种两茬,冬小麦和夏玉米,现在不种小麦了,小麦补贴当然也不能领了,又损失四五百块。还有,喝粥,喂鸡,都得花钱买玉米。里外一算,当然是自己种地划算。
既然如此,为什么人还想包出去呢?想包出去的都是年轻人或中年人。没有土地的牵绊,就可以安心打工。打工当然比种地更划算。只有父亲这样的,打工没人要了,也真的打不动了,才会加倍的珍惜土地。那是他们的希望和寄托。心情不好了,和母亲吵架了,地里转一圈就忘了;庄稼出苗了,拨节了,抽穗了,就像孩子成长一样喜人;小麦进囤了,眼看着囤满了,金黄的玉米装进蛇皮袋,摞起来是一道玉米墙,让人甜蜜又踏实。
不少人上门游说:“包给人家,跟自己种也差不多少钱,多省心。你们老了,儿女也孝顺,不会享享清福吗?再说,包给人家又不是送给人家,三五年之后不就又回来了,还可以继续种啊。”父亲虽然极不情愿,但是,执意不肯倒像是故意为难别人。父亲一向与人为善,抹不下这个面子。
我给父亲分析:“如果你一直不间断的种地,也许还可以种好几年;但是,一旦包给别人,哪怕只包两年,再要回来你也种不动了。所以,这次包地,就相当于和你的地永别了。别管别人怎么说,谁的土地谁做主。你就坚持自己的心愿就好了。”
我的话大概给父亲吃下定心丸,他终于决定,不管别人怎么说,坚决不租。他说:“先自己种几年,种不动了也可以雇人再种几年,反正现在播种收割都机械化了,操操心就行。到实在动不了,再说。”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女儿不孝,为什么不趁机让老人摆脱沉重的体力劳动呢?虽然耕种和收割都已机械化,地里还是有很多体力活,间苗、除草、打药、施肥、浇水,等等。最累的是浇水,每浇一次父亲都要歇好几天才能缓过来。年轻人都未必吃得了这个苦。
其实是我太了解父亲了。他在土地上摸爬滚打了一辈子,最怕的就是不能干活了。馒头蒸不动了,工也打不动了,羊也喂不动了,再不种点儿地,那不是混吃等死吗?活着还有啥劲儿?所以,我知道,留下土地,就是留下生活的动力。
后来有一天,父亲去地里看麦苗,看苗出齐了没,要不要补苗。邻居婶子打趣他:“有自己的地就是好吧,想看了跑自己地里看。没有地,你总不能跑别人地里看去吧?”父亲笑着,默认了。
父亲七十出头了,还算硬朗,但也经常这疼那疼,都是年轻时出大力落下的毛病。这两年风调雨顺,收成不错。尤其今年,小麦的收成破了纪录,种麦几十年没有过这么高的产量。麦子换成钞票,父亲喜的合不拢嘴,也不提那些苦啦累啦。他一定要种到种不动为止。我希望是很多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