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科举文的渣秀才(2 / 4)
回家的路上,苏泽适又买了一包点心,身上的银子不敢多花,他对家里的条件还是有数的。
大山村得名于围绕村庄的座座山峰,村民们依山而居,屋宇错落有致,屋前便是宽敞的院坝,晾晒着衣衫。
村中人多姓陈,苏家是少有的几家外姓之一。
当年苏家爷爷的家乡发生洪灾,不得已带着家人逃难,在逃难的路上,苏父的几个兄弟姐妹死的死卖的卖,到这里苏家就剩他一根独苗苗了。
为了让苏家在这里站稳脚跟,苏父与妻子生了九个孩子,五儿四女,活下来的就只有三儿二女。
苏父苏母同年,有苏泽适的时候已经年近四十,最小的女儿都已经十多岁了。家里条件不好,苏母怀孕的时候年纪又大了,生怕他活不了。
没想到他虽然体弱些,磕磕绊绊地也长大了。
俗话说,“老儿子大孙子,老头老太太的命根子”,苏泽适可不是苏父苏母的命根子吗?
小时候担心他身体不好,连田间都没让他去过几次,稍大一点,担心他干不了活,死活要送他去读书。
要知道,读书可是个花银子的事,农家人可少有愿意将孩子送去读书的,更何况苏家条件还一般。
苏父苏母为了送小儿子去读书,主动提出把家分了,自己两人带着小儿子住。
好在苏大和苏二不计较,也没什么可计较的,他俩最大的孩子跟弟弟差不多大,从小是把他当儿子养大的。
他们也不是不愿意送弟弟念书,可他们自己也有孩子,弟弟跟儿子还是有区别的,总得为他们着想,所以便同意了分家,只是每年的养老钱也没少过。
苏家的房子在村子外围,为了方便照顾,苏大和苏二的房子就在老屋隔壁。
在院子里洗衣服的大嫂先看见了他,“小叔回来了,爹娘刚去地里,你吃饭了没,没吃嫂子给你炒俩菜让你侄子给你送过去。”
要说她有多喜欢这个小叔也不是,有他在,当年公婆眼里就没有她的大儿子。
可要说讨厌也算不上,他比她大儿子还小几岁,计较什么。况且因为他读书,他们还分出来了,自己当家作主,有什么不好的。
苏泽适了解苏家的家庭关系了,其余人怎么想的也不难猜。他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就是普通人的想法和相处方式而已,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