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同(1 / 3)
皇帝老儿的赏赐很快下达,并诏令天下,同时派出了大量工匠,给侯永于陶山郡修建王都、王宫,名义上,将帝国西疆、南疆都交予了他治理。
当然,侯永也投桃报李——当然主要还是懒得管这些破事儿——因此早就下达命令,一应决断,所有官员,都依旧由朝廷任命。
包括王庭的王相等一应直接辅佐于他的高官。
这方世界的王,与两汉之王着实相似,虽然少了裂土而王的实质权柄,但名义上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一样没少,有着王宫、王庭、王官等。
甚至两汉时期的诸王的正妻也不叫王妃,而叫王后,嫡母叫王太后,嫡子为王太子,比之后世王爷在名义上要来的“高贵”许多。
而这方世界也是如此,侯永被封王,其母宁氏便成了王太后,其妻岑杳便成了王后,嫡子侯琰为王太子。
次子身份略尴尬点,依旧是竹淑侯世子。其父更尴尬,皇帝思忖再三,只得破天荒的给他封了个“王太父”这等有些不伦不类的称号。
毕竟叫太上王的话有些僭越了。
以这方世界的生产力,王宫其实很快便修建完成,皇帝冒险,亲自莅临陶山郡,为其加冕,出席其初次开庭。
尔后侯永便又分了一道道果分身坐镇王庭,本尊依旧常驻京畿,为大将军镇压天下气运。
三月后,天下群雄入京,对朝廷表示臣服。
皇帝抓住机会,褫夺了州牧的军权,将州都尉这一职由州牧一系中直接剥离出来,由朝廷亲自任命,且只掌握嫡系三十万部队,大军军权化整为零,一层层稀释掉,尽可能将他们造反的风险降到最低。
并按照侯永先前的做法,将军队中的军、政二权剥离,将军掌军事与训练之权,正委负责思想建设等政权。同时正委采用迁官制,即这些官员不但由朝廷直接任命,且都由他地调集而来,任满一定年限后复又调离换岗。
军队思想建设方面,着重强调服从上级命令而非服从某一人的命令,防止相对评判的指挥层调动过大影响军队的战斗力。
同时侯永与三大将、五将军等一并合作,制定出了一套相对完善且统一的指挥训练等方式方法的标准法,避免指挥训练将领素质良莠不齐导致部队战力起伏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