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圈养与放养(1 / 1)
有一年寒假回老家,路过离我家不远的养鸡场,心生好奇,想进去看看。喊了两声,主人不在,于是我打开门帘,准备在门口瞄一眼。
刚一打开,一股热浪夹着恶臭扑面而来。狭小低矮的鸡房里,光线昏暗,只有母鸡们啄食的嘈杂声。站了数秒,便觉恶心头晕,赶紧落荒而逃。脑子里浮上的第一个念头是,养鸡真不容易,挣的是遭罪钱;第二个念头是后来慢慢浮上来的,那就是,这些鸡也不容易,一辈子就这样过去。
看过一篇文章,介绍肉鸡在现代化养鸡场的一生,至今难忘。这种鸡,短短的几个月寿命,一生只见过两次太阳,一次是诞生后进入养鸡场时,另一次是离开养鸡场进入屠宰场时——这次眼中的世界是颠倒过来的,因为被缚紧双腿倒悬运输。大部分的鸡一身是病:心脏病,肺病,气管炎,眼疾。它唯一的使命,就是长肉,然后进入麦当劳、肯德基或者德克士。
我们村这个养鸡场养的是蛋鸡。它唯一的使命就是生蛋。蛋鸡要保持一定的产蛋率才能盈利,所以,一旦产蛋率下降,这批鸡就面临淘汰。在农村,淘汰的鸡面临两种命运:一部分被附近的农民买走,其余的和肉鸡一个下场。
母亲和我周围的婶子大娘们,都买过这种鸡,称它为“洋鸡”,好处有二:一是便宜,1元一只,买来第二天甚至当天就可能生蛋;二是,这鸡老实,不会乱跑,也不会下野蛋。什么是野蛋呢?就是吃着自家的食儿,到别人家下蛋,或者找一个主人看不见的地方乱下蛋。这种吃里扒外的事儿,只有家鸡干的出来。
洋鸡和家鸡很容易分辨:家鸡不接近人,也不容人接近,警惕性很高;而洋鸡木呆呆的,踢它都没什么反应。家鸡会飞,至少可以飞上矮墙,再飞上羊圈,再飞上树枝,瞬间完成漂亮的三级跳;而洋鸡,我没见它飞过。无论何时,它只有一种状态:呆若木鸡。
那些年,每次回山东,老大最好的玩具就是母鸡。不用说,就凭他,不可能抓住家鸡。能让他接近的,就是那两只洋鸡。他和两个小表弟,轮流抱着母鸡照相,抓它的翅膀,抱起来又扔下,喂它吃玉米,百般戏耍。还好,只是戏耍,并不伤害。可怜的洋鸡,没有半点反抗。从小单独在一个笼子里生活,它的任务除了吃食儿,就是下蛋。虽然周围有成百个姐妹,看上去挺热闹,可各在各的笼子里,实际上各如孤岛。
鸡若有思想,它会感叹自己的命运吗?应该不会。因为从一出生,它就和成百上千只鸡过着相同的生活。没有比较,自然不知道另外的生活是怎样的。等到有机会进入外面的世界,它已错过了学习和感受的最佳时机了。它只能以圈养的状态,来过放养的生活了。
因为这鸡,常常想到人,想到教育专家们所说的对孩子的圈养和放养。道理真的差不多。只是这世界太危险,为人父母者,就算有这个心,也没这个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