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巧碰书生(1 / 3)
刚跨过湖上桥,听到不远处传来几位夜半书生的争论声。
“何为人生赢者?是诡计多端、一生不说真话的诸葛亮?是破釜沉舟、力大扛鼎的项羽?还是见好就收、风轻云淡的范蠡?还是为皇权自家残杀的李世明?还是手握虎蛇侧刀的包公?还是直捣皇龙府的满江红?”
“这是几位三河书生在说论时道。”胡雨石指着左方一处方亭间对黄瑞兰说到:“此处是一群不入三河伍的书生聚集地。在三河镇,现在的学堂教地理和算术,所以,这群热衷科举应试的学子们处于两难窘境,一不能融入三河商业人脉圈,二又在科举应试上屡屡挫败。但他们自已却号称熙熙攘攘满世界,独此一家风流在。也应了我们三河两则古言。”
黄瑞兰笑道:“三河古言何说?”
胡雨石道:“一则,混得不好的人,才有时间争论时道。二则,在这个世界上,总是有那么一拨人,他们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甚至有着上天入地的本领,却穷困潦倒、一事无成,整天只会骂天怒地,最终落得个消失在荒野之中真干净!”
黄瑞兰问:“他们是不是效仿曲水流觞?”
胡雨石答:“曲水流觞是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一是为了欢庆和娱乐,二是为了祈福免灾。而方亭间书生却不是这样在行事论道的,他们都是在推销自已的观点,说服别人接受自已的观点。殊不知,人最愚蠢的行为就是说服别人接受你的观点。”
黄瑞兰答到:“此刻正是国家用人之际,他们应该为朝廷效力。”
胡雨石道:“既如然,不防妨过去与他们聊聊若何?”黄瑞兰点头同意。
“古神书中说:黄石公知秦之将亡,汉之将兴,故将《素书》传授给了张子房。而张子房者仅学得书中一二个点子,便帮助刘氏家族完成了灭秦兴汉的大业。”
“此乃坊街途说,何以在方亭间论谈,岂不贻笑大方!”
“《素书》是全天下人公认的奇本,在你这里却成了坊街途说,你这才是贻笑大方呢。”
“差也!差矣!尽信书,不如无书…”
“金榜题名又何求?得之坦然,失之淡然,范进中举要不得…”
“秀才状元不但要有傲骨,还要有傲气,只有这样,身怀知识的人才能有尊严…”
“差矣,差矣…知识只有借助银子才能发挥价值,所以只有知识是不会有尊严的。世上只有两种人可以谈尊严,一是掌握了刀把子,二是抓住了钱袋子…”
“你的观点我赞同。读了几本史记,背诵薄薄的四书五经,听了几句邪里歪说,就想获得尊严,全天下哪有这等便宜事!”
“何谓大同世界?不让有钱人得势,不让有势的人猖狂,不让有权的人无法,不让守律的人被欺,不让勤劳的人饥饿,不让小孩无养,不让老人无赡…”
“你说什么话?成就一部《红楼多》是易事啊?你不知道曹公读了多少书,经了多少事,阅了多少人,明了多少理,才成就一部这样的书矣!”
“胡公子,你来得正好,你来作中,给我们评评理…”还没等穿旧长袍的书生说完话,另一位穿旧袍的书生抢着说:“三宫四院,王侯将相,有几个名垂青史也?遗臭万年的倒如雨后春笋般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