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致命攻势(2 / 3)
如果明军无视升龙城,安沛、越池的两万大军就无法参与下游的进攻,成了摆设。
志灵一带明军只有不到三万,兵力窘迫,一方面要留兵防备升龙郑军顺流而下突袭,进攻南策很困难。
如今南策防线像纸糊一样,被明军一万大军轻松攻陷,郑柞有点傻眼。
惊惧之下,他只好连发号令,要求太平江以北的队全线后撤,向海阳城集结,全力阻止明军渡过太平江。
这个保住有生力量,凭借河流节节抵抗,拖长敌军补给距离的策略曾经十分有效,中原大军很多次征安南就是这样被拖垮的。
然而明军并没有继续大踏步进攻的意思,拿下南策城后脚步就很诡异地慢了下来。
朱由榔命令大军在南策州休整,让小股部队带着天子、女王的文书去招降附近的小县城,似乎对进攻升龙城一点也不着急。
南策距离志灵很近,补给消耗很低,用船运输军用物资不怎么花钱。
如果后面都是这样低消耗的闪击战,明军的实力根本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郑柞吃一堑长一智,认为明军这是在积攒粮草物资,准备对海阳城来把大的,于是从后方的兴安、奉化(南定)紧急调集精锐往海阳赶。
可隔着太平江对峙十几天后,郑柞渐渐发觉事情有点不对劲。
明军的军事攻势是放缓了,另一个层面的攻势却狂涌而来。
他从密探口中得知,陇江以南,包括良才、顺安、嘉平各县都有投降的迹象。
只要志灵明军再派一支两三千人的部队渡江,这些县城可能一夜之间全部投降,明军可以轻松在陇江-太平江以南站稳脚跟。
防止海阳陷入左右守攻的境地,郑柞及时撤换了四五个守将和地方官,又派出上万精锐进驻各县,阻止这些县城倒戈。
良才等几个县靠精兵驻守暂时稳住局面,可这个方法只是权宜之策,治标不治本。
因为明军的致命攻势不在战场上,而在于每一个安南人的口中。
和战场对决不同,舆论战无孔不入,守军能防住明军,能防住探马细作,却不能让普通老百姓不说话。
明军的宣传攻势一浪接一浪,报纸上揭露郑家恶行的文章越来越多,在升龙、海阳、甚至兴安都有传播。
郑氏囚禁、杀害王室的行为激起很多底层民众的愤慨,不断侵蚀着黎皇郑主模式的合法性。
公主继位只是有违礼法,权臣囚君弑主可是罪大恶极,孰轻孰重三岁小童都分得清,更不要提那些县官、守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