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桃源旧事(下)(2 / 2)
张良带着大力士,在博浪沙捶击秦始皇的事情,引起了黄石公的注意。接着,项梁、项羽叔侄起义,很快从起义军中脱颖而出,年轻的项羽,也引起黄石公的关注。
黄石公密切地关注着天下大势,为了不将陶朱公的兵书明珠暗投,以负宋玉的重托,他一直在张良和项羽两个候选人中,进行艰难的选择。
后来,当他听说项羽坑杀二十万降卒的消息,对其彻底失望了,他对这种以暴易暴的行为,相当反感,知道项羽不过是匹夫之勇,根本成不了什么气候,于是毅然将《陶朱公兵法》,交给了张良,并嘱咐张良,去辅佐当时名气还不大的刘邦。
张良熟读《陶朱公兵法》后,精通了各种韬略,为刘邦运筹帷幄,打败项羽,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之功。
汉朝建立后,张良受陶朱公的影响,也淡泊名利,与恩人黄石公一起,开始隐居在武陵源。
后来,少年的司马迁,到汩罗江游历时,对屈原当年的遭遇,简直感同身受。为了表示对这位大诗人的敬仰,他流着泪,在汩罗江畔,大声地朗诵了《离骚》。
这件事,被桃花源的诗家知道后,大家很感动,立即派出代表,在武陵源与司马迁会晤,对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修史志向,明确地表达了欣赏和支持。
再后来,司马迁受宫刑的事,传到桃花源后,诗家担心当年豪气干云的司马迁,会不堪其辱而选择自杀,他们立即找到司马迁,邀请他去桃花源,司马迁婉言拒绝了,但承诺写好通史后,再考虑隐居的问题。
司马迁忍辱负重,前后花了十六年时间,才写好了《史记》这本书。在正式公布之前,他担心君心难测,汉武帝不接受书中的很多观点,自己再蹈当年宫刑的覆辙。于是,司马迁只将副本公诸于世,随后莫名其妙地失踪了。
其实,司马迁带着正本,作为史家代表,践诺到桃花源隐居了。
司马迁到桃花源后,其渊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字功底,给桃花源、神农架、武陵源三地的隐居者,带来了很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