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纯真年代的姑娘(2 / 4)
这家店就如江爸之前计划的那样,投资不大,江澈参与得也很少……就两次。</p>
第一次,是爸妈拿出了两个备选方案,服装店和小卖铺,问他的意见。</p>
这就是这个年代一般人都会想到的生意开端,如果我们去给九十年代做生意过来的人做个调查问卷,就会发现,其中半数开过服装店。</p>
江澈当时想了想,对爸妈说,从与人接触、交流,丰富进货渠道,价格谈判等角度,小卖铺的锻炼意义可能会小一点。</p>
于是江爸果断选择了服装店,搭配卖鞋,新兴的旅游鞋。</p>
其实小卖铺也可以慢慢往超市方向去做,说不定还能有突破性的效果,但是目前而言,让爸妈积累经验还是首要的,他们的能力,也还没办法建立起一间独立超市,因为这个年代不同后来,渠道性的东西还没建立,选货和进货,都不够便捷。</p>
第二次,是江爸想了一个店名问江澈的意见。</p>
这个店名叫“一家衣”,江爸的意思是男的、女的,再从老的到小的,所有年龄层的衣服鞋子都卖,这样客户面广,生意容易好。</p>
老实说这想法一听就是下了心思的,包括店名,但是关于这点,江澈否定了。</p>
倒不是说江爸的想法不能实现,这个年代的服装店基本都还没有品牌概念,自主批发进货的情况下,想来什么来什么,一点都不为难。</p>
但是这样没有定位意识,做不出忠诚客户群和指向性。</p>
“我们只卖十二三岁到十六七岁孩子的衣服、鞋子。”</p>
江澈最后提了自己的建议,陈述原因有三点。</p>
第一是因为这个时候年纪稍大些的那批人,大多都还保留着自己买布裁衣服的习惯,买成衣的少,而年龄太小的孩子,由爸妈做主,基本也都这么干。</p>
说到第二点,江澈干脆直接问爸妈:“你们之前有几年没买过年的衣服了?”</p>
江妈想了想说:“我还买过两次,你爸是真没有。”</p>
“那我的呢?”江澈反问。</p>
江妈气起来说:“你的不年年给你买啊?!一年还不止一身。”</p>
江澈笑着说:“懂了吧?而且针对一个年龄段,只要他们准备买衣服,就会想到咱们家的店,慢慢形成名气。”</p>
江爸点头赞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