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浙西古道中的迷案》(2 / 2)
东家看过了之后就问掌柜,上个月我让宁海铝行押来的银子放到那里去了,这账上怎么没有了,你来信不是说款已经收到。
掌柜说,上个月从宁海押过来的款确实收到了,但那是铝砣,账房先生记在了另一本账,这铝砣已经兑换成了大米,运到了福建,货物账上都有记载。宁绍钱庄借出去的钱,客商资金周转不过来的时候,也可以用货物折算成银量来还,而钱庄同时找下家把货物抵出去换成银票,这样两头在外,从中赚差价的生意,东家在钱庄的时候也经常做,按照制度,掌柜的权限这事可以自作主张。
东家一听就急了,马上向上,下游的客户拍电报,电报回信还真是掌柜说的那样,而且数量金额分文不差,东家又看内部的账本,这项差价清清楚楚记在账上,看这进销差价他不在很满意,差价太小了,有点不合常规,把本金的利钱加上去,是亏损的,想想这又有什么办法,怪就怪自己太放任了。
后来提到账房先生的那个人,对东家说,掌柜是在利用钱庄里的钱谋私利,让东家把掌柜告到了县衙门。东家听从了账房先生的主张,寻到衢州城里的土律师,经人介绍就找到了吴律师,让吴存理土律师帮他打官司。吴存理给他捋了捋事情的经过,看了东家对掌柜的职权约定,以及钱庄里的内账和外账,客商,货商交易铝砣的时间和以往的贸易方式,对东家说钱庄里的规定,掌柜可以自行决定的,没有违犯法规,这官司送到县衙门里肯定败诉,但这事肯定有问题的,里应外合嫌疑很大,让东家过十天再来,铝砣的收,发货单,客商的地址留了下来。过了十天老板来了,吴存理对他说,银子已经在路上了,准备入库。
吴存理看了钱庄东家送来的案子,一开始并不想去接,这完全是钱庄内部东家和掌柜之间的分工,发生了货物进销差价也两厢情愿,但看到了掌柜使用的手法,引起他的好奇。
在那个时节点上,银子的价格正处在下降,而铝锭却在上涨,客商不可能用铝砣来抵银子,如果真的像掌柜说的那样,宁海的客商不是亏大了,而用铝砣换成的大米折算成钱,远远不止账上记载的那么些,福建的货商赠大发了。
吴存理看到了这一点,就产生了怀疑,想探个究竟。于是就拿着钱庄东家的凭据到了宁海,找到了那个客商的住址,下榻在旁边的一个客栈。
一路上就在想,宁绍钱庄的掌柜如果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肯定做作了准备,如果真要去查这个疑点,还不能跟宁海的客商直奔主题,必须另想办法去暗查。答应钱庄东家十天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整天,加上回去也要一天的时间,所剩下也只有八天时间了,这个事情还不能从长计议,必须尽快解决。
第二天上午,一个阔少爷,到了宁海客商的店铺里,对宁海客商自称自己是上绕铝矿的长子,掌管着铝矿的冶炼,趁空隙出来跑市场,看看市场上需要什么样的等级,以确定铝矿冶炼什么等级的铝。宁海客商对浙赣一带的矿产情况十分清楚,接触的都是矿主,上绕铝矿的矿主正想退下来,让长子接班,与上绕铝矿今后的生意都要靠这个长子来掌舵了,这事已经在市场上传开了,但上绕铝矿的长子成什么样的,大家以前都没有见过,宁海这个铝商早就想结识一下未来的客户,铝锭行市很好,货十分的紧俏,供不应求,谁拿到货就是银子,是很值钱的硬通货。
阔少爷到了宁海铝商的店铺里,谈了自己的来历,不谈生意上的事情,就是走访走访一下市场,以确定以后重点发展的客户对象。无论是店商还是制造商,一代人都有一代人做事的风格,自己的思路和经营渠道,否则很难开辟自己的一番事业,家族里的人,下面几个兄弟都等着看笑话。
上绕铝矿矿主的丈母娘是衢州城里人,阔少爷小时候在衢州城里长大,跟吴存理是孩儿时的好朋友,吴存理受了宁绍钱庄东家的委托,接下了这个案子,打官司这条路走不通,只有自己想办法来解决这件事,把这笔账捋捋清楚,于是就找到了阔少爷任三保的外婆,事情也正凑巧了,阔少爷任三保正在杭州要到宁海去,拍了个电报过去,告诉阔少爷任三保自己要到宁海去办一件宁绍钱庄里的家务事,让任三保到宁海去想见。前脚后步,吴存理律师先到一步,任三保后步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