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吾心吾性(1 / 3)
这段话出自《大学》。
大黔的科举主要考察之一是儒家圣人所著的四书五经,有着固定的格式,被称作八股文。
儒家是显学,所以单独考。
另外还有一门夹杂法墨兵的考试,总共两门。
科举分为三次,乡试省试殿试,乃是继承前朝的制度,是众多读书人日夜的期盼,在朝廷做官与他们的修行也有关系。
没有人不想金榜题名,钟云祎当初也是经过三次考试,最后成为进士,一直做到御史中丞。
很明显那个年轻人也是为了考取功名,如今在苦苦的思考着经典当中蕴含的道理,听到林寿的询问,走了过来竖起耳朵倾听。
林寿也曾读过四书五经,主要是老道士当时的藏书的确挺多,除了那些道藏之外,便是诸子百家的书籍都有收藏。
道观里的日子很是无趣,林寿便读了许多书儒家的四书五经。
林寿也曾读过兵书,也接触过这个世界法家的思想。
由于这个世界有着超凡力量的存在,这诸子百家也有着神奇的能力,因此所著的经书和地球上的不尽相同,但总归精神思想内核是一样的。
这句话说的是生产的多,消耗的少,生产的快,消耗的适当,那么国家的财富就一直充足。
听着林寿的发问,钟云祎愣了愣,倒没想到眼前这个道士对儒家的学问也感兴趣,当下正了正颜色说道:“这句话说的是,若是国家没有无所事事的人,那么创造财富的人就多了;朝廷当中没有尸位素餐的官员,那么因奢华无度产生的损耗就不会有了;在恰当的季节做适当的事情,不随意损耗民力,按照时节来做事,那么国家积累财富的速度就会变快;量力而行,厉行节约,那么国家的财政就会变得宽裕;如果国家的财政宽裕充足,足以防备灾患,那么国家就是富足的,这就是富民强国的大道。”
林寿笑了笑说道:“钟先生说的倒是很详尽,不过也算是老生常谈,没有什么新意。”
一旁的那个年轻人则是有些不忿,听到钟云祎的回答,觉得醍醐灌顶,而林寿评价却是老生常谈,没有什么新意,让他觉得不公平,于是出言替钟云祎抱不平道。
“这位先生有大才,说的都是正道,道长又怎能懂得我儒家思想之精髓呢?”
钟云祎却没有生气,还笑得有些灿烂:“我也是这般觉得,这些话朝廷诸公哪个不会说,可又有谁做得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