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搬迁计划(2 / 2)
几位社老与市监、县令做文案的同时,秘密通知商会商贾,提前到临德坊买房。大家认定,只有这里合适,只要搬迁,肯定是这里。一切都暗中进行,市监、县令有没有其它动作并不重要,即便有也不会太多。社老、县令心大,临德坊没有码头,瀍水卸货可以,但停不了太多货船。问题来了,在哪里停泊?
还是市监与县令有大局观,认为立德坊以南,挖去承福坊一角,造人工水潭。这里是漕渠与东城外泄城渠的汇合点,给含嘉仓送粮的船也可以停泊。做好文案,县令上交洛州刺史。洛阳的地位非同一般,是风水宝地,县令并没有动土的权力。按照市监的说法,刺史也没有权力,恐怕要宰相,甚至皇帝,来确定最后的方案。做完一切,通远市松口气,能做的做了,剩下的听天由命。
风声传出,大部分商贾已经在临德坊买好商铺与住宅。也有没购买的商贾,原因无非是缺钱,或者缺少动力,所以犹豫。并不是每家店铺都经营的很好,总有一些因为种种原因,业绩并不那么理想。有些商贾想趁此机会结业,有些想先租商铺看情况。
时间到了四月份,洛阳依旧风调雨水,石头与村民高兴的不得了;连年丰收,是个种地的都高兴。七娘看出不妥,给大家讲,洛阳粮价一直降,今年恐怕要大降。孙圪垱的中、下田都能大丰收,何况其它田地?石头、孬蛋、小豕、柔中坐在一起商量,小豕感觉最明显,因为粮价降,汤铺的费用就会降,而客人就会嫌价高。既然如此,怎么办呢?农户最是无奈,好不容易盼到大丰收,粮价却大跌。结论是,赶快趁着夏收前粮价高的时候卖陈粮。
孙家挖了很多窑洞存粮,够全村吃四年。石头还是害怕天气无常,只卖了两年的存粮,没敢多卖。存粮不多,心里发慌,孙家人天天盯着天气。五月,京都大雨,洪水冲进京城玄武门,淹死三千多人。石头、麦子全身哆嗦,埋怨卖粮太多。洛阳还是大丰收,粮价果然大跌,粟一斗三个铜钱,石头、麦子终于不再唠叨。
收粮时节,粮价总是很便宜,过了这个时段,粮价稍有回升,但不多。孙家人还是说服了石头,保持两年存粮,多余的卖掉。六月,恒州大水,滹沱水溢,五千三百家遭灾,石头、麦子跳着脚骂人。大槐树下,老头问老贾:
“老贾,听说瀛洲刺史是你们贾家人?”
老贾很不自在,回答道:
“确实姓贾。”
又问:
“听说这个假冒的刺史花几年时间建堤堰,这次滹沱水发大水,堤堰肯定被冲垮,白修了吧?当官的没一个好东西,为了政绩,总是做劳民伤财的面子活。”
老贾不乐意了:
“你们净瞎说,我那个同姓刺史是好人,不是你们说的那样,那个堤堰在滱水注入滹沱水的地方,不是发大水的地方。”
老头们半信半疑,又有人怀疑:
“是不是因为修了堤堰,所以大水换地方溢?”
老贾脸色如常,笑呵呵地说道:
“谁知道呢?我那个同姓刺史活该被骂。哎!依我看,再过几千年,滹沱水照样溢,命苦的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