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泉州港(上)(3 / 3)
“可能吗?”
众人回答道:
“咱们的刺史公走的是名臣的路子,眼里只有税收与民望,软硬不吃,可能性很高。”
陈政想了想,还是没想清楚其中的利弊,起身说道:
“你们先回南安,等我消息。”
陈政将许陶、丁儒,孬蛋等折冲府都尉找来商量,也没想出什么好主意。唯一的收获,大家心齐,都想避开市舶使,甚至有走私的想法。虽然解决了温饱,各兵府却都很穷,没钱花,很多想做的事没办法做。
还是权衡不出利弊,陈政不再多想,对折冲府有好处,对山里的本地人、山下的客人有好处,就可以做,即便出了岔子,可以给朝廷一个很好的说法。
泉州刺史很开明,答应配合,却提出几个附带条件:
“第一,泉州的商贾很多,机会要均等。陈公应该清楚,只有这样做,才会有一个繁华的泉州,大家才能真正赚大钱。第二,以军方的名义开海,泉州府配合。第三,商贾的品性很重要,有机会的话,你我都要提醒他们,在这里赚钱,在这里花光。”
两人联袂找到泉州都督府,都督听了很长时间,说出一句话:
“我知道了,这是你们要操心的事。”
言外之意,出了事自己担,别想找人保驾、护航、背锅。两人终于想明白,想要给地方捞好处,又不想担责,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两位长官定下大计,自然有官吏操作,一切都在暗中进行,过程顺利,堆积如山的布料一次倾销,换回堆积如山的香料。青年商贾有点晕,怎么利润这么高?
雇船将香料运回洛阳,换来北市的高档布料。第一次海运,众商贾害怕海难,还是由陈政出面,雇佣战舰运输,从泉州直接运到巩县。
此消彼长,大唐陷入低潮期,吐蕃强盛,西域商道受到影响。洛阳百业凋零,唯香料价格持续走高。有南来的香料,数量有限,价格也不低。这批泉州来的香料数量不少,不仅仅是洛阳社的货,还有其它商贾的货运到洛阳。李怀璧、刘德、王柔中觉得事大,秘密召集北市香行会员,商量对策。北市香行有十来家店铺,实际上是两大家、几小家。当初阿里汗开香料作坊,一些活不下去的店铺联合起来,竟然存活下来,而且发展的不错;从此以后,北市香料被两家控制,其它几家都是新进的商户,实力不强。
在商言商,无非是突然整体降价,可以迅速击垮毫无防备的对手,独霸市场。后果呢?很不乐观。这样做,将与整个市场为敌,虽然可以强盛一时,后面的反噬也不会小,北市香行能否抵挡?
商量的结果,就是没有结果,不去控制消息即可。当第一批货船抵达巩县的时候,南北市已经收到风声,香料将大幅度降价。各个店铺,包括晓月社在内,都要求行商降价,而终端价格开始逐天下调。其实,这样操作改变不了什么,这么大的市场变化,一定会淘汰一批经营不善的商贾。唯一的好处,给出一定的时间,各商贾可以及时处理存货,找寻新的货源,考虑以后的发展,或许有活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