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二章 多种学说齐头并进;拜托了(1 / 4)
第546章多种学说齐头并进;拜托了
英美两国获得反坦克火箭筒实物的机会不少,南洋、缅甸、菲律宾、澳洲各地的战斗中均有火箭筒被缴获。
不过因为一系列战斗都以英美军队的败退而告终,零星缴获的武器装备往往没过多久就被遗弃了。
直到今年五月,两具在澳洲缴获的三七式火箭筒连同十几发弹药才完整后送,在澳洲进行简单测绘之后空运回了美国本土。
随后不久,英军也在雅鲁藏布江一线的小规模战斗中缴获了几具,同样顺利后送。
逆向分析之后美国人立刻弄清楚了这种轻便有效的步兵武器的原理,迅速展开了相应的仿制工作。
因为即将奔赴欧洲参战,急需有效反坦克武器的美国人可谓如饥似渴,他们选择两条腿走路——直接照抄明制火箭筒,先解决有无,然后同时研发自己的设计。
照抄三七式火箭筒的产品在一个半月前通过测试,被陆军定型为M12火箭推进榴弹发射器(RPG),由通用汽车公司负责量产,首个订单即有7500具和12万发弹药。
相应的,莱斯利-斯金奈上尉将空心装药战斗部和自己设计的火箭筒相结合,得到了可堪大用的新型步兵武器。
历史上这位上尉在四〇年时就完成了火箭筒的设计,可是却找不到合适的战斗部——因为火箭弹的初速太低了,动能远远不足以击穿装甲,因此直到两年后著名的巴祖卡火箭筒才得以诞生。
而今因为有了现成的参考对象,莱斯利-斯金奈上尉很快就将这种不依赖初速的战斗部匹配给自己的火箭筒。
如果缺乏条件,那么临时堆放一些沙袋、木板、履带板也能起到一定效果。
空心装药战斗部的特性在于有着最佳炸高,与目标相距一定距离起爆时的侵彻深度最佳,零距离撞击再起爆反而要差些。
因此装甲裙板可能会起到反效果——来袭火箭弹撞击裙板以后起爆,金属射流成功击穿了本来无法击穿的装甲。
作为一名科班生,周长风自认为自己是非常理智的战术家,不盲目追求某一种特定的打法,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因境况不同而随机应变。
这本身就不是什么复杂技术,只是应用得或早或晚而已,明军提前一年用上,那就占到了一年的便宜。
“确实,论起在岛上同美国人打交道,没人比你更懂。”罗符深以为然,笑道:“估摸着他们过两天就要来主动找你支支招了。”
同时身为专业的后来者,他能够站在穿越者的历史制高点来更加客观的审视目前的状况。
“大抵如此吧。”
“练兵场?综合性的?”
基于此前诸多战役的经验,兵部和陆军方面都发觉从前的训练和演习存在许多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