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2 / 3)
“好,这个容易,我让马夫准备好送去。”
我们逛累了,就在街边的一家茶楼喝茶,听大鼓,袁妙清颇为喜欢,赏了戏子。
中午在一家苏州馆子,叫鹤铭楼的吃了招牌的大肉面,和鳝糊面,这个馆子,有戏子唱评弹,说的是一本西厢记,唱着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唱到精妙之处,袁妙清击节叫好,放赏。
“袁大哥也喜欢评弹啊。”
“不错,江南的小调就是甜糯好听,夏兄弟听得懂吗?”
“略微能听懂一点点吧,家父是江南临安人士,耳濡目染,多少听过一点那边的乡音。”其实,连若兰和如云都听不懂江浙话,只不过我倒是真的听得懂上海话,就差不多语系,我自然听得懂。最关键的是,我幼时家中的书不多,偏偏有一本单位注销的书,叫做西厢记,既不是王实朴,也不是董解元版本,而是苏州评弹版本的西厢记。评弹唱其他的,我还不一定熟悉,偏偏是西厢记我熟。
袁妙清轻轻用手打着拍子,听得入神,吃完了面,又叫了清茶来喝,还有四色果子,苏式的点心和干果,我轻轻拈了一片糖藕,听着评弹,店里有火炉,竟然有点困。
我正舒服的听着曲儿,有人拍了拍我,回头一看,居然是刘杨。
“杨哥儿,你怎么在这儿?”我又惊又喜,我们也个把月没见,他提笼架鸟四处闲逛我是知道的,但是,在这儿遇到他,也是太巧了。
“我是在楼上雅座听曲儿,柯汉说好像看见你了,就下来看看,果然是你。”刘杨扫了袁妙清一眼,“这位先生是?”
我赶紧拉了拉他的袖子,“不如,杨哥儿请我们上楼雅座再聊?”
“好好好,这个自然。小二,把这两位客官的茶点记我账上。”刘杨丢了一锭银子,就前头带路。我和袁妙清随后跟着。
雅间门口,有驸马府的侍卫把守,我们进了房间。
“杨哥儿,这位是我的师父,妙清夫人。今日,我们来南城是来买金鱼的,顺便逛逛。”
“师父,这位是粤国公刘杨,也是靖安公主的驸马。”
他们互相行礼,寒暄了几句。
“杨哥儿,你怎么跑南城来了,不是西城湘妃馆吗?”
“我今儿来还真是帮你办事,杏仁说,池塘已经做好,我不是得选点金鱼和水草啊,还有八哥,鹦鹉,画眉,鹩哥,你不都喜欢。”
“我还喜欢文鸟,要白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