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无名白》(2 / 3)
横压一世叶凡:“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有选不中浄身男子,俗称无名白。即古之私白者。
《无名白》本意是指没有名气的白丁。
明朝时期专门用来指代阉割后入不了宫、做不了太监的人。
这一称呼,最早源自于唐朝,在那个时候,宫中内宦气焰嚣张,权势登峰造极,以至能够随意任免朝臣、择立皇帝,于是私自阉割一时间便形成了一股社会的风气。
社会上因此出现了大量不由诏命而自己自行阉割的人,那个时候的人们将他们称之为《私白》。
到了明代,宦官势力再次强盛,自宫现象也随之严重,《无名白》的数量急增,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横压一世叶凡:“大明建国初期。
明太祖朱元璋以历史上宦官祸国乱政为戒,规定内宦不得读书识字,不得兼外臣文武衔,品级不得超过四品等等。
并且悬铁牌于宫门,上面刻有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这几个大字,以示震慑。
因此,在这一时期《无名白》这种社会问题并不突出。
然而,从明成祖开始,宦官的权势便越来越大。
究其原因,在于《靖难之役》中尚为燕王的朱棣重用宦官,围攻南京之时,又多以建文帝的左右为耳目来窃取朝廷机密。
所以,随着这些为朱棣夺权立下汗马功劳的宦官愈益受到重用,民间自宫之风也日渐盛行。”
横压一世叶凡:“到仁宗之时,《无名白》开始成批出现,渐呈无法遏制之势。
仁宗即位初即有长沙民自宫求用。